合作社经济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的经济成分之一。这一时期,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在经济成分上呈现出私有和公有多种形式的经济成分并存的特点。 合作社经济作为其中一种经济成分,具有劳动者自愿入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获得...
是我国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时期的一项举措,有农业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刚开始是初级社,然后是高级社。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最主要的三大经济成分是什么A.社会主义经济B.资本主义经济C.国有经济D.个体经济E.合作社经济
(1)根据材料“1952年和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化表”可知,1956年,“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占比为0,说明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占比由71.89%变成7.1%,说明个体经济大幅度减少。(2)根据材料二“请政府定人选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4 题号:15787203 分享 1956年前后,中国有些地区的农民们反映,“共产党领导农民办合作社,增产粮食,什么都好,就是不准搞副业不好”。据此可知 A.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 B.“一五”计划期间存在“左”的错误 C.农业合作化改变所有制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农村经济的改革 图1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2农民中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什么方式?有何创举?( )A: 实行公私合营B: 成立生产合作社C: 采取赎买政策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据材料一“1952、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统计表变化”可知,1952年到1957年我国农业经济出现了农业迅速增长;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和1953年--1956年农业合作化的开展,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2)据材料二“建国后某次重大运动时期的民谣”可知,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