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吴虞在读完鲁迅的《狂人日记》后写了一篇《吃人与礼教》,发表在《新青年》上。他痛声疾呼:“甚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来诳骗我们的
吴虞(1872-1949),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亦署幼陵,号黎明老人四川新繁龙桥乡人。近代思想家,学者。 我读《新青年》里鲁迅君的“狂人日记”,不觉得发了许多感想。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矛盾的事,然而他们在当时历...
编者按:本文原刊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收入《吴虞文录》,黄山书社2008年版。 我读《新青年》里鲁迅君的“狂人日记”,不觉得发了许多感想。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矛盾的事,然而他们在当时历史上,却认为并行不悖的,这真正是奇怪了! 《...
吴虞:吃人与礼教 我读《新青年》里鲁迅君的“狂人日记”,不觉得发了许多感想。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矛盾的事,然而他们在当时历史上,却认为并行不悖的,这真正是奇怪了! 《狂人日记》内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封建礼教吃人! 然后作者列举了几个表面守礼实则吃人的实例来作证他的观点,我们来看看是哪几个例子。 齐桓公见周天子,为了一块小小的祭肉,都坚持礼仪,下拜周天子。作为当时的霸主,齐桓公可谓极尽守礼。 然后转头,去吃易牙献上的婴儿肉。对易牙这种伤天害理的谄媚行径不仅不加以否定,反而赞赏易牙的忠诚。拘于表...
乃在“吃人”。读到这篇小说,偏安四川的吴虞如沐春风,如饮甘霖,1919年11月1日,他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吃人与礼教》,将鲁迅关于礼教“吃人”的观点发扬光大:“我读《新青年》里鲁迅君的《狂人日记》,不觉得发了许多感想。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
青红帮演义:现代黑帮前传|吴虞公青帮洪门小说 by:滴百万 25.8万 王妃莫怕:王爷不吃人|双播 by:若看言情 1.1万 《红牡丹》——封建礼教下的新寡,大胆追求爱情 by:端端三月 1206 献礼教师节|师脉|平淡不平凡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故事 by:不一样的老赵 ...
吴虞在《吃人与礼教》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矛盾的事,然而他们在当时历史上,却认为并行不悖的,这真正是奇怪了!”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
1吴虞称赞鲁迅的《狂人日记》:“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与仁义道德的表面都看得清楚楚。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鲁迅在这里抨击的对象是A.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礼教道德C.愚昧迷信思想D.传统文言文体 2吴虞称赞鲁迅的《狂人日记》:‘“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与仁义道德的表...
封建礼教也因被历代统治者利用、扭曲,造成束缚人性、压抑人情的后果。“五四”时代的一些文化激进主义者,如吴虞,就将“礼教”与“吃人”相等同。礼教之所以是“吃人”的,乃是因为集体性的家族和等级化的国家都吞噬和压制着个人。 从家族层面看,不管是门阀家族还是庶民家族,都是通过家礼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