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尘滓,细小的尘灰渣滓。十分:古代盛酒器。形如船,内藏风帆十幅。酒满一分则一帆举,十分为全满。虚苦:徒劳,无意义的劳苦。叹隙中驹:感叹人生短促, 如快马驰过隙缝。石中火,梦中身:比喻生命短促,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开口谁亲:有话对谁说,谁是知音呢?陶陶:无...
“叹隙中驹”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叹。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的《行香子·述怀》,原句是“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这里,“隙中驹”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在缝隙中一闪而过;“石中火”则是说火在石头上燃烧,转瞬即逝;“梦中身”则表达了人生的虚幻和短暂。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
叹隙中驹:感叹人生短促, 如快马驰过隙缝。 石中火,梦中身:比喻生命短促,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 开口谁亲:有话对谁说,谁是知音呢? 陶陶: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样子。“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 鉴赏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释义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出自宋代苏轼的《行香子·述怀》解释:感叹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赏析:词人连用三个表示人生虚无的典故,“隙中驹”出自《庄子·知北游》中“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隙),...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是苏轼在《行香子·述怀》中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世事虚幻的经典表达。三组意象分别以“白驹过隙”“石火微光”“梦中幻影”为喻,暗含对生命本质的哲思,最终落脚于对超脱心境的追求。 一、“隙中驹”:时间飞逝的具象化 “隙中驹”出自《...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译文】: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
小提示:"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中火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
“叹隙中驹”感叹人生短暂,如同快马驰过狭窄的缝隙,转瞬即逝;“石中火”比喻生命如同击石迸发出的火花,一闪即灭,短暂而绚烂;“梦中身”则形容人的一生如同梦境中的经历,虚幻而短暂。这三个典故共同传达了苏轼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慨。 这句话来源于苏轼的《行香子•述怀》。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
《叹隙中驹》,霁衍,情有独钟 虐文 破镜重圆 天作之合 追爱火葬场 群像,主角:许随安(周名钰),谢清宇 ┃ 配角:谢君樾,江南熙 ┃ 其它:林霜,慕云青,江砚书,温时旭,宋之韫(太后)等等|最新更新:2024-05-04 18:01:25|作品积分:97859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①,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①石中火,指击石迸出的火花。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