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不利于发病的环境叶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9℃-34℃均可发病,最适宜的发病温度是20℃ -25℃,当相对空气湿度超过80%时,病菌便可大量繁殖。在温度一定的条件 下,降低棚内湿度即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扩展。例如,管理中根据天气变化拉放风口;浇水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利于散湿 ;有条件的农...
其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保持通风透光,有利于降低病害的发生。此外,合理施肥也是防治叶霉病的重要措施,应避免过多施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发生严重时,可以选用一些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例如,嘧霉胺1000倍液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能够迅速杀死叶片上的病菌,阻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50%...
如果遇到阴雨天,建议雨后及时补喷,关于保护性杀菌剂的选择,推荐农户考虑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唑醚代森联、代森锰锌等。在叶霉病发生以后,农户应当立刻用药,关于叶霉病防治有效成分推荐华生战锈-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肟菌·戊唑醇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复合杀菌剂,具有治疗、铲除及保护多重作用渠道,两种...
从气孔侵入寄主植物,并在寄主体内扩展蔓延。影响发病的因素 环境条件 叶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病菌繁殖和侵染的重要条件。在20-25℃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高于 80%时,叶霉病容易发生和流行。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对叶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防治叶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施用有机肥,使作物植株健壮,提高抗逆抗害能力。发病初期,可撒石灰,控制病害传播。3.种植环境:大棚或温室种植,由于室内空气湿度大,应注意浇水后及时通风降低温度,平整土地,及时排灌。4.药剂防治: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叶霉净烟尘剂等为叶霉病特效药。
防治叶霉病的药剂种类繁多,包括唑类、抗生素类及其他类等。在发病前,可使用丙森锌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则应选择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如肟菌·戊唑醇、春雷霉素等进行防治;当病情严重时,可考虑使用乙嘧酚、阿米妙收等药剂。此外,混合使用不同成分的药剂可以增强防治效果。例如,将肟菌·戊唑醇与喹啉铜混合喷雾,或...
1、合理轮作:番茄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最好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同时,选择抗病品种,严格关闭育苗,市场上普及的品种中高抗叶霉病有佳粉15、佳粉16、佳粉17、中杂7、沈粉3、佳红15等,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栽培。2、种子消毒:引进种子需要种子处理,用温水浸泡种子。利用种子和病原菌的耐热性差异,选择既...
防治叶霉病的关键在于预防,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种子管理:优先选择无病株的种子,如有病菌,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进行消毒。温室种植的番茄种子需更严格处理,如55℃水温浸种后,再用高锰酸钾处理和清水漂洗。农业防治:温室管理上,要适当控制灌溉,保持通风透光。通过高温闷棚(30-33℃,保持2小时...
1、选择抗叶霉病强的一些品种,目前市场上抗叶霉病的品种很多,比较好的有中研988、硬粉8号、浙粉702、佳粉17、中杂7号、沈粉3号等许多品种。可根据不同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选择适合当地市场的品种。 2、种子消毒。种子在播种前,可先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并不断搅拌,再用30℃温水浸种3~5小时,捞出后冲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