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唑则以其较长的持效期而著称,一次施药可以持续数周甚至更久,大大减少了施药的次数和劳动力成本。苯醚甲环唑则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防治叶霉病的理想选择。此外,还有一些复配制剂如苯甲·嘧菌酯、春雷·王铜、氟菌·肟菌酯、氟菌·戊唑醇和肟菌酯·戊唑醇等,它...
叶霉病是由多种真菌(如Fulviafulva、Cladosporiumspp.等)引起的常见叶部病害,主要危害茄科(番茄、茄子)、葫芦科(黄瓜、)及十字花科(白菜、甘蓝)等作物。其特点是叶片背面形成霉层,导致光合作用受阻,严重时叶片枯死,影响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农资导航者整理的针对叶霉病的综合防治指南:叶片表现:初期:叶片正...
发生严重时,可以选用一些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例如,嘧霉胺1000倍液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能够迅速杀死叶片上的病菌,阻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则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叶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40%氟硅唑乳油4000~6000倍液也可防治叶霉病。总的来说,防治西红柿叶霉病需要采取综合...
叶霉病用什么药好 叶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如黄枝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番茄、黄瓜、葡萄、西瓜等经济作物。其典型症状为叶片背面出现灰褐色至黑褐色绒状霉层,正面对应部位褪绿黄化,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果实蒂部形成黑色凹陷斑。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一、了解西红柿叶霉病西红柿叶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西红柿的叶片,也可侵染茎、花和果实。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浅黄色不规则形褪绿斑,叶背出现白色霉层,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并干枯死亡。果实染病后,病斑呈黑色,硬化凹陷。二、防治西红柿叶霉病的药物选择针对西红柿叶霉病...
2、番茄叶霉病的发生规律 叶霉病菌属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于种皮越冬。通过气流传播,由叶片、花梗等部位的气孔侵入。叶面的水滴有助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叶霉病的发生,因此,温暖高湿是叶霉病发生的有利...
叶霉病适合发生的温度是适28~30℃。而24~28℃为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度,而且它非常喜欢高湿高温的天气,在小雨连绵的季节、晴雨交替的季节极其适合叶霉病的发生和蔓延。湿度是病害流行的最重要因素,叶表有水露可促进病害发展,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最适宜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空气流通不良、湿度过大、种植过密、...
栽培防病:辣椒应当轮茬种植,及时清理田间残体,而且要合理密植。加强管理:加强气温、水分等方面管理,尤其连续阴雨天气或通风不良湿度的田块,要注意调节才能减少叶霉病的发生。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锰锌.氟硅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施。喷施过程要注意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而且要气候变化影响药效吸收。辣椒霜霉...
三唑酮类药物是治疗叶霉病的常用药物之一。这类药物包括三唑酮、咪鲜胺等。它们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细胞壁合成和孢子发芽,从而达到治疗叶霉病的效果。三唑酮类药物广谱、高效,对多种叶霉病病原菌都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二 代森锰锌 代森锰锌是一种杀菌剂,常用于治疗叶霉病。它通过接触和吸收作用,抑制病原菌的...
叶霉病是番茄上的常见病害,虽不直接侵染果实,但会导致叶片功能降低,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症状 番茄叶霉病通常发生在叶片上,初发病时在叶片背面长出不规则的褪绿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处会生出灰褐色绒状霉层,叶片的正面在相应的部位还会褪绿变黄,湿度大的时候,病叶正面也可长出灰褐色霉层。防治措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