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静芬,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
叶赫那拉·静芬,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隆裕太后,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她出生于1868年2月3日,本名叶赫那拉·静芬,小名喜子,来自满清镶黄旗。她的父亲是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同治七年正月初十,叶赫那拉·静芬在朝阳门内的芳嘉园出生。光绪十五年正月(1889年),在慈禧太后的懿旨下,光绪皇帝与静芬举行了成婚大典。然而,婚后...
照片中的女子就是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选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孝定景皇后)。 静芬的父亲是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桂祥一生并没有什么功绩,他幸运的是有一个大权在握的姐姐慈禧太后。 因为慈禧太后的关照,他的三个女儿分别都嫁给了光绪皇帝、辅国公载泽、帽子王--顺承郡王爱新觉罗·讷勒赫。 不知道是不是因...
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原名静芬,小名喜子,出生于北京。她属于满洲镶黄旗人,是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也是光绪帝的表姐。隆裕太后的命运与清朝的灭亡紧密相连。🎉 婚姻与皇后之路 🎉光绪十四年(1888年),隆裕太后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便立为皇后。她与光绪帝的婚姻,标志着清朝宫廷政治的转折点。婚后,...
叶赫那拉·静芬,小名喜子,清末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虽然从父亲的官职来看,静芬不算是大清顶尖的豪门闺秀。但从姑姑们的侄女这个身份来看,作为慈禧的侄女,静芬可谓是“几无敌手”。19岁时,静芬即在慈禧和父母的支持下入宫参选秀女。静芬入宫,要面对的并不是亲表哥、同治帝载淳,而是和慈禧都隔着一层的...
清末最苦逼的女人,隆裕太后——叶赫那拉·静芬 隆裕 的命运可以说从小已经被人操控了。在她还小的时候,慈禧太后就叮嘱自己的弟弟桂祥不要把隆裕嫁给其他人,已经打算把她送入皇宫。在她姐妹三人中,只有她的其貌不扬,脸又长嘴又大,但是她却为人谦逊和善,慈禧太后也正是因为她这种性格容易被控制所以选中了她,而且...
被历史忽略的人物-叶赫那拉.静芬 隆裕皇后,本名叶赫那拉.静芬,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慈禧胞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光绪皇帝的表姐,她比光绪大三岁,光绪是慈禧的外甥。 从照片上看隆裕长相并不出众,但生性贤淑,符合皇室“选后以德,纳妃以貌”的规矩,慈禧这位太后姑姑的旨意是决定性因素,光绪虽不喜也只能听命于这位名义...
1889年正月,光绪与叶赫那拉.静芬新婚之夕,奉命在坤宁宫喜帐后听房的4位年长命妇,只听见19岁的静芬叹息道:“这也是你们家的德行啊……”,紧接着,屋内传来了光绪暴怒的声音。4位命妇不敢隐瞒,立即报告给了慈禧太后,原本对静芬寄予厚望的慈禧,听后异常失望。她知道,侄女的这一表现,不仅会失宠于光绪;也失去了像...
额,按当时的形式来看,满清政府不退让的话,结果可能就是满人被清算,对满人有功,对辛亥革命谈不上。
叶赫那拉·静芬(1868年-1913年2月22日),即隆裕太后,生于1868年,卒于1913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后与最后一个太后。她姓叶赫那拉氏,小名静芬,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父亲为慈禧太后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她是清德宗光绪帝的表姐和皇后,同时还是宣统帝的母后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