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诗》全文 清 叶燮 内篇 上 一、诗始於三百篇 而规模体具於汉。自是而魏 而六朝、三唐 歷宋、元、明 以至昭代 上下三千餘年间 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 递升降不同 而要之 诗有源必有流 有本必达末 又有因流而溯源 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 共理日出。乃知诗之為道 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禪而...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反对执源而遗流或得流而弃源的片面行为,把沿革因创的辩证统一,看作是诗歌发展...
叶燮《原诗》全文.doc,PAGE PAGE 28 《原诗》全文 (清)叶燮 内篇(上) 一、诗始於三百篇,而规模体具於汉。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歷宋、元、明,以至昭代,上下三千餘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有因流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反对执源而遗流或得流而弃源的片面行为,把沿革因创的辩证统一,看作是诗歌发展的...
《原诗》全文 (清)叶燮 内篇(上) 一、诗始於三百篇,而规模体具於汉。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歷宋、元、明,以至昭代,上 下三千餘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 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共理日出。乃知诗之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禪...
第一节 叶燮和《原诗》 442022-11 3 第二十章 叶燮的美学体系 402022-11 4 第六节 魏禧论“惊而快之”与“乐而玩之” 542022-10 5 第五节 王夫之论诗的意境 442022-10 6 第四节 王夫之论诗歌意象的特点(二) 242022-10 7 第三节 王夫之的现量说 352022-09 8 第二节 王夫之的情景说 612021-11 9 ...
叶燮原诗诗史观念辨析论文 论文关健词:叶燮《原诗》诗史观念“变” 论文摘要:叶燮虽主张“变而不失其正”,但更崇尚变。这一“变”字,凝聚了叶燮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全部认识:变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规律、总体趋势、内在动力;也寄寓了叶燮“变衰启盛”的诗学理想。 叶燮既反对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等前后七子复古...
《原诗》全文 (清)叶燮 内篇(上)一、诗始於三百篇,而规模体具於汉。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歷宋、元、明,以至昭代,上下三千餘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共理日出。乃知诗之為道,未有一日不...
叶燮《原诗》全文《原诗》全文 (清)叶燮 内篇(上) 一、诗始於三百篇,而规模体具於汉。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歷宋、元、明,以至昭代,上 下三千餘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 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共理日出。乃知诗之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