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 陈玉洁 ①1974年,叶嘉莹终于得以第一次回国探亲。当时她从加拿大经香港到广州,再从广州飞抵北京。三十年不通音信,当从飞机上看到北京城的两排灯火,“我想,那是不是我当年的旧游之地长安街呢?我就流下泪来了。” ②1977年再次回国,叶嘉莹发现,青年人在看《唐诗三百首》,西安、...
叶嘉莹的诗集中收录的第一首诗,是她15岁时所作的《秋蝶》:“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从小被严加管教而足不出户的她,看到秋天蝴蝶生命的凋零,联想到庄周梦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忙碌了一世,有这么多欲...
题目(1)读完本文后,同学对叶嘉莹先生“为文化传薪”的典型事迹做了梳理概括,请你根据提示,补充完善。①放弃国外安稳的生活,毅然回国教书。② ③ ④90岁高龄,仍呕心沥血,熬夜工作。(2)为多角度展现传主形象,作者引用了一些传主自己的话,请参考示例,从文中⑥⑦⑧三段中任选一处,分析体会。示...
7.阅读下面的教材链接,概括人物传记的特点,并结合文章《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5分)教材链接: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
1977年再次回国,叶嘉莹发现,青年人在看《唐诗三百首》,西安、桂林的导游都会背诵古诗,周总理去世时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中,花圈和挽联上写的也都是旧体诗。“我想,我们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文化根底深厚的民族,虽然经过这么多的变乱,但在普遍的人民的心里,都还是很习惯旧诗词的。”叶嘉莹萌生了...
”感叹“一生劳瘁竟何为”的叶嘉莹说,自己的一生都不是自己选择的,丈夫不是自己的选择,教书和讲座是受别人的邀请,去台湾、去国外都是机缘巧合,但现在,她要做自己的选择——回国,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给年轻人。“我不再为自己的家庭、子女所束缚了,我要把我投向古典诗歌,做古典诗歌传承的事业。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 陈玉洁 ①1974年,叶嘉莹终于得以第一次回国探亲。当时她从加拿大经香港到广州,再从广州飞抵北京。三十年不通音信,当从飞机上看到北京城的两排灯火,“我想,那是不是我当年的旧游之地长安街呢?我就流下泪来了。” ②1977年再次回国,叶嘉莹发现,青年人在看《唐诗三百首》,西安、...
因为她的人生观,不受功利思想所影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她的诗歌人生是中国文化所养育。所以不论成就多高,漂泊多久,不论国籍怎变,都改变不了她的中国心,都改变不了她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为了回报祖国,以90多岁的高龄仍热心公益讲座——5月26日,站在讲台上整整一小时,讲述她的家国情怀,...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 陈玉洁 ①1974年,叶嘉莹终于得以第一次回国探亲。当时她从加拿大经香港到广州,再从广州飞抵北京。三十年不通音信,当从飞机上看到北京城的两排灯火,“我想,那是不是我当年的旧游之地长安街呢?我就流下泪来了。” ②1977年再次回国,叶嘉莹发现,青年人在看《唐诗三百首》,西安、...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 星期日 2024-12-15 文章|图片 中文 高级检索 文章导航 目录: 年份 2014, 期次 5 当前期次 Copy ReferenceAdd To Favorite 年份:2014期次:5 栏目:人民肖像 作者: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本刊记者 陈玉洁 发布日期:201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