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
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逝世。叶嘉莹毕生致力于传承中华诗词,精妙地阐释其中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智慧,把诗词的种子播撒到五洲四海。叶嘉莹在古典诗词创作、研究和教育上成就斐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历史学者许倬云等各界名家,也与叶嘉莹视频畅谈诗词情怀。 “我想这就是您所说的诗词感发的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向叶嘉莹分享了自己读诗、学诗、用诗的心得:“我开心的时候,引吭高歌无法准确抒怀,苦闷的时候捶胸顿足也不能够释放抑郁,但是吟诵一首熟悉的古诗词,立即淋漓尽致,心里释然。...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叶嘉莹呕心沥血撰写的数十部专著,阐释着中华诗词之美,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叶嘉莹看来,诗词传承要走向大众,深入城市乡村,将传承的种子撒播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 “数千年来,古典诗词深刻参与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生成与民族精神塑造。”...
近日,我国著名古典诗词专家、中国最后一位名媛叶嘉莹女士因病逝世,享年100岁。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名门千金到街头孤女,从台湾到加拿大,再到回国任教,她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定地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叶嘉莹女士的逝世,让我们深感惋惜,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她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叶嘉莹女士1924年出生于...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0051834.html 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也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百岁叶嘉莹辞世 她一生只做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叶嘉莹先生说:“如果有来生,我还教古典诗词” 叶先生说:希望🀄️国的古诗词吟诵可以流传下去。吾辈任需努力。#女性力量 #古诗词 #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逝世 #叶嘉莹说诗词 - 范范读书📚于20241125发
记者:中华诗词有何特点?其美感体现在何处? 叶嘉莹:古今中外,诗歌都注重形象与情意的结合。西方的文学理论更注重表达技巧,把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分别得非常仔细,像明喻、隐喻、转喻等。而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在于兴发感动的作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国诗歌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
人民日报评论她:“为中国诗词之美吟诵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九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诗词养性,先生风骨为明证。”(1)叶嘉莹先生70年来,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说明了什么?(2)“叶嘉莹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
【感动中国-叶嘉莹】有一位老师,她爱诗词、讲诗词、传播诗词之美,她用一生时间只做了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她叫叶嘉莹。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