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的余达刚/叶剑衡团队在Nature Synthesis和Chem期刊上发布了多篇新进展。其中,他们在可见光促进硫酚催化CO₂参与的氮杂芳烃C(sp²)–H键羧基化以及可见光驱动CO₂与烯丙醇发散性合成多元羧酸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氮杂芳烃C(sp²)–H键羧基化领域,团队致力于探索高效且环保的合成方法。
近日,四川大学叶剑衡研究员和章炜副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利用联萘酚盐作为强还原型光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肼参与苯并呋喃和苯并噻吩的去芳构化氢胺化反应,高效合成了含杂环骨架的烷基胺衍生物。机理研究表明,激发态联萘酚盐单电子还原...
因此,发展CO2的单电子活化策略,在可见光促进下实现炔烃的其它官能团化羧化反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考虑到硫代黄酮结构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重要性,最近余达刚/叶剑衡课题组希望通过可见光促进CO2的单电子活化实现炔烃的选...
针对以上问题,四川大学化学学院余达刚教授和叶剑衡研究员团队在前期可见光驱动CO2参与不饱和底物的双羧基化研究工作(综述:Acc. Chem. Res.2021, 54, 2518; Natl. Sci. Open2023, 2, 20220024. 代表性研究论文:Nat. Catal.2021, 4, 304; Nat. Catal.2022, 5, 832; Chin. J. Catal.2023, 50, 222)基础...
余达刚/叶剑衡团队在Nature Synthesis发表:可见光与硫酚协同,高效实现CO2参与的氮杂芳烃C(sp2)–H键羧基化反应 二氧化碳(CO2)不仅储量充沛、价格亲民,还具备无毒且可再生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碳一资源。通过高效且大规模地利用CO2来制备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不仅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开发,还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余达刚/叶剑衡团队Nat. Commun.成果:光催化实现硫酚及其衍生物C(sp2)−S键的羧基化反应 惰性C–S键的活化与转化研究在多个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功能聚合物的制备、复合材料的应用以及药物分子的合成等。此外,石油炼制工业也对此类研究有着迫切需求。近年来,硫酚因其在光化学领域展现出的多功能性而备受化学家...
四川大学余达刚/叶剑衡团队Nat. Commun.:光促进CO2参与的硫酚及其衍生物C(sp2)–S键羧基化 导语: 惰性C–S键的活化与转化研究对功能聚合物、复合材料和药物分子的制备以及石油炼制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硫酚因其在光化学领域展现的多功能性而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它们可以作为氢原子转移(HAT)试剂、偶联...
近日,四川大学余达刚与叶剑衡课题组通过连续光诱导电子转移(ConPET)策略,实现了可见光催化CO2参与的环胺化合物C-N键羧基化反应。同时,这也是氮杂环丁烷、吡咯烷和哌啶的首例光催化还原开环反应。其次,通过该策略可将多种易得的环胺转化为有价值的β-、γ-、δ-和ε-氨基酸,收率适中至优异。此外,该策略无需使用...
叶剑衡,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第四届青年编委会委员。人物经历 2022.07—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 2019.01—2022.05 德国明斯特大学,博士后,洪堡学者,合作导师:Frank Glorius教授 2015.09—2018.12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导师:余达刚教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