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派与史观派之所以在某国历史学界形成鲜明得分野其背后不仅仅是研究方法以及学术视角得差异,更是思想观念、社会背景以及时代需求得多重交织。两者的争论,不仅是学术探讨的结果,也是历史学科不断发展的产物。无论是史料派的严谨求真;还是史观派的宏大构思;它们都在推动着历史学的不断前进,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解读...
史料派与史观派分野之原因刍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史料派与史观派的分野不单单是政治上、治学旨趣方面的原因,它是多元因素互动的结果,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竞争下的中国社会的特定产物.史料学与史观是相辅相成的,史料派与史观派也非绝对对立,也有学术上的联系. 著录项 来源 《文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作者 吴学文; 作者单位 上海...
果不其然,吐槽了一次“秦制史观”,开始有人给我扣鼓吹独裁专制的帽子,跟反对“西方伪史论”会被扣润人帽子如出一辙,我不参与西方伪史论话题,是因为我对西方史料不了解,就不强行输出,但我坚信支持此论者是不学无术的行为,有别于学术上的疑古派。所以谁再嘴硬说“秦制史观”不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东西,谁就是...
视角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唯物史观)史料190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马君武撰写《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列举了《宣言》等马克思的著作目录,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人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书单。1919年李大钊在北京《晨报》和《新青年》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发表了众多文章,或对《宣言》进行简单介绍...
有幸参加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项目——蜀派古琴研修班的一次集体学习。川音科研处杨晓教授主持,进行了三个议题的分享: 议题一、唐中六先生的琴学研究; 议题二、论史料与史观:读《巴蜀琴艺考略》; 议题三、论琴人传:《巴蜀琴艺考略》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