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道光二年刊) 户口人丁项下 人丁三千四百九十六丁(每丁征银四钱七分六厘),外加康熙三十、三十五、四十、四十五、五十等年编审增出人丁五百八十二丁(每丁征银四钱七分六厘),共人丁四千七十八丁,共征银一千九百四十一两一钱二分八厘。内除雍正九年奉文割归台湾县人丁八百九十七丁,共银四百二十六两九钱七...
凤山县,旧城建在兴隆里。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之乱,庄大田应之,蹂躏县城;事平,徙于埤头街,环植刺竹为围。咸丰三年,于竹围内加筑护墙,立五门,外建炮台五座;即今之县城。在府治之南,距郡八十里。邑治之西南名打鼓港(即旗后口),浪平可泊轮船;惟口门狭窄,船身稍大者虽潮涨亦难驶入;为通商口岸,华洋杂处...
台湾文献丛刊073 凤山县采访册 佚名 著 大 中 小 地輿(二) 諸山 ·諸山(光緒二十年臘月二十四日,鳳山釆訪局龍巖章占秋繕本) 縣治諸山自東北綿亙而來,勢皆西南向。大烏山高聳特起,為縣治少祖。脈分三大支:以沿溪一帶為左支,沿海一帶為右支;屈伸起伏,聯絡四十餘里奔赴縣治者為中支。 由金山南行,...
这位人物的名字叫做宋永清。根据《凤山县志》记载,他是清代凤山建县后的第五任知县,康熙四十三年由同省(福建)的武平县调任。关于宋永清的生平,《凤山县志》、《台湾府志》、《台湾通史》(连战祖父连横著)都有提及。县志称:“宋永清,旗下籍,山东莱阳人,监生……秩满,升直隶延庆知州。”通史的记载与之...
林内沟,在小竹里,县东南十八里,源受朝天岭(即凤山凤臀也)雨水,东行里许,入金京潭。 陈爷滥沟(上有溪洲仔桥),在小竹里溪洲仔庄西,县东南二十里,源由金京潭分支,东南行二里许,入中厝溪。 苦苓脚沟(上有二桥),在小竹里,县东南十九里,源受清水岩池,东南行二里许,入苦苓脚窟。 港仔埔沟,在小竹里港...
摘要 道光十六年(1836)林树梅从福建泉州渡台到南部凤山县,辅佐知县曹瑾治理县政.林树梅所做主要有四个方面:渡台与内渡的艰危;林树梅助曹谨兴修水利;处理闽粤庄和械斗,慰抚"诸番";清庄除奸,团练乡勇.经过两三年的治理,凤山县年丰民安.林树...
而宋永清据记载就是宋奕炳其中一个兄弟的后人,他能以“监生”的身份出任知县,与这段渊源不无关系。但抛开祖上的历史不谈,从史志的记载来看,宋永清本人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为官期间也办了不少实事,如修建凤山县义学、火神庙等。 后世修撰的《台湾通史》(作者:连横)曾称赞之:“宋永清,山东莱阳人,以汉军监生,康熙...
台湾文献丛刊073 凤山县采访册 作者:科目 進士 舉人 恩貢 拔貢 副貢 歲貢 優貢 武進士 武舉人 ·進士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胡珊榜):莊文進(閩籍廩生、丙子舉人)。 道光九年己丑(劉有慶榜):黃驤雲(原籍嘉應,己卯舉人)。 同治十年辛未(李聯珠榜):張維垣(粵籍,丁卯舉人,癸酉任浙江遂昌知縣,是年調同考試官,丙子...
台湾凤山县淮军昭忠祠义塚祭田数目出人额款章程,开列如左。计开: 一、昭忠祠头门三间、享堂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迎门照壁一座、祠东祠丁住房三间。 一、祠东义地内计一百九十一塚,共葬勇柩一千一百四十九具,外环围沟竹树,另有图册。 一、枋寮义地内计七十九塚,共葬勇柩七百六十九具,外围墙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