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性理论指的是事物能够提示其可以帮助人们做什么的一种属性或特征,源自主体对效用的主观感知与技术的客观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设计领域,它被定义为事物可感知的和实际属性,主要决定事物如何使用的基本属性。 可供性理论是什么意思 可供性理论的定义与起源 可供性(Affordance)理论最初...
其实可供性理论并非新传的专有理论,最早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提出“可供性"概念,指出生物在物理环境中潜在的各种行为的可能性,源自主体对效用的主观感知和技术的客观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供性意味着环境和关系两者具有互补性,旨在消除二元对立的局面,既肯定...
从英文释义出发,想像可供性,指的是被想像的可供性,也就是说这个概念表述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可供性,存在于用户、受众的心中。 想像可供性是2015年提出的一个概念,Peter Nagy和Gina Neff在两人合作的文章中认为,他们不得不寻找一个概念,来描述中介化传播的复杂性,遂提出了“想象可供性”,旨在将可供性和物质性、情感和中...
Norman引入了“感知可供性”概念,强调在没有指示符号的情况下,物品的基本属性让我们理解其潜在功能,如电视、玩具、椅子的使用。技术可供性将视角转向数字技术,强调技术拥有支配人认知、态度、情感乃至行为的特殊效应,尤其在社交媒体上表现明显,如持续性、复制性、延伸性、检索性。“想像可供性”则关注用户...
技术可供性,指的是在由使用者支配时,某项技术(尤其是新技术)能够达成某项事项的可能性。以社交媒体为例,点赞互动功能是社交可供性的一种体现,即技术有某种特质和用途可以帮助使用者。技术可供性强调了技术本身的物质属性以及用户的主体性,是理解互联网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它让我们从技术属性出发,...
《基于可供性的交互式产品形态设计理论与方法》对产品形态创新设计、可供性理论应用、交互设计、可用性评价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介绍,重点分析了用户体验中的人机交互关系与产品可供性需求的挖掘、处理与分类,应用LeapMotion技术,通过物体可供性识别聚类可供性物体形态特征元素,实现了可供性物体库的建立;基于产品可供性...
02公共课备考1政治:或许重复才是王道我两年的政治都是75+,不算高的成绩,但也没有拉跨。以下经验大家酌情取用。(一)所用资料 分享回复赞 暂无更多内容
技术可供性,简单来说,指的是某项技术(尤其是新技术)在使用者掌握下,实现特定目的的可能性。它强调技术的物质属性,同时关注使用者的主体性。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文化,通过技术自身的属性来解析社会现象,实现对文化的全面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可供性概念在传播学领域中的应用,既...
那么,技术可供性究竟是什么呢?定义是这样的,某项技术(尤指新技术)在由使用者支配时,被用来达成某项事项的可能性。(我们通俗点理解,就是技术有什么用,比如说你使用的社交媒体能够点赞互动,它提供的功能就是社交可供性。简而言之,技术有某种特征和用途可以帮助使用者,至于用不用看用户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