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蝉三绝》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诗作。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诗句原文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
蝉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小学古诗,咏物,寓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古诗鉴赏。 蝉 【唐】虞世南① 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注释】 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③藉(jiè):凭借。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
【语文大师】蝉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刷新 01诗词背景诗人简介: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时,虽然身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字伯施,生于南朝,长于唐朝,终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幼年丧父后,因博学聪敏受到陈文帝照拂,后在朝中任建安王法曹参军。南朝陈灭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隋炀帝杨广得闻虞世南声望显赫,特派人召其入宫,并在登基后先任命...
古诗说廉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余姚人。隋唐时文学家、书法家。 缕(ruí):本义为古时的帽带子,此指蝉的触须。 流响: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的鸣响。疏桐:枝叶稀疏的梧桐。 古 诗 说
《蝉》 táng ·yú shì nán 【唐】虞世南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垂緌饮清露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流响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居高声自远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儿低头饮用清晨的露水,清脆响亮的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中飘散出来。它的声音之所以传...
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同学们要熟读熟记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时要检查书写。 《蝉》是唐代虞世南的作品,原文: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参考译文:蝉低垂着触须啜饮清凉的露水,长鸣声从繁茂的梧桐树上传出。因为它身居高处,声音自会远扬,而不是凭借吹来的阵阵秋风。反馈...
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___诗。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___品格,这是典型的___手法。2.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古文阅读](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