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5)之言,之为言,之犹言 这三个术语的作用是表示“声训”,注释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近似的词来作训解。声训也是古人寻求同源词的一种方法。(6)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读为”和“...
古注术语谓的例子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5、形声:是...
1.曰、为、谓之 《論語·先進》:“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饿罐。”朱熹注:“穀不热日d,菜不熟曰...
古注中的常用术语及其解释:(1) “曰、为、谓之”:这些术语用于辨析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语间的细微差异。其用法是“解释语+‘曰、为、谓之’→被解释语”。例如,“豕一岁曰豵”,其中“豵”是被解释语。(2) “谓”:此术语以狭义释广义,或以具体释抽象,或以分名释总名。它有时也用于辨析相关相类的...
1、曰、为、谓之 (1)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 (2)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3)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 (4)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例如: 《诗经·魏风·硕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王逸注:“害贤为嫉,害...
古注术语“曰”“为”“谓之”的主要功能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它们用于直接解释词义,即用后项定义前项(如“善事父母曰孝”)。其次,这些术语常被用来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如《尔雅·释宫》用“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说明二者互通,而《尔雅·释器》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区分材质差异。这类术语的语...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古注术语“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用法上有什么不同?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要点:①“读曰”、“读为”一般是用本字说明通假字。②“读若”、“读如”的主要作用是注音。反馈 收藏
古注术语有哪些如下: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2、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随文释义的注疏向来有很多名称,最初叫做“传”,叫做“说”,“解”,也称为“诂”“训”,后来又有“笺”、“注”“...
古注的术语 2019-11-06 10:49:0603:46 88 所属专辑:《古代汉语》复习知识点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1.曰、为、谓之;2.谓(斥);3.貌、之貌;4.犹;5.之言、之为言;6.读为、读曰;7.读若、读如;8.音;9.反切;10.如字;11.言;12.辞、词;13.当为、当作;14.衍文(衍、衍字);15.脱文(脱、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