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其饮酒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酒在古代敦煌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典型的农业绿洲区,敦煌有丰富的粮食可以生产酒。“敦煌人除了用粮食酿造酒外,还种植有大量的葡萄,可以用来酿酒。这样可以减少对粮食的依赖,在粮食不富裕的年代显得尤其重要”。敦煌文书中保存了诸多关于“酒”...
敦煌南仓,位于敦煌城东南仓门巷高处,现存仓廒8座,建筑面积1384平方米。这是敦煌市保存下来建筑最完整、结构功能最齐全的清代粮仓,历经百年风雨洗礼,春秋代序,仍守望古城,见证历史。敦煌南仓的建设,还得从清代敦煌大移民说起。敦煌自明代嘉靖年间闭关200年,旷无建制,土地荒芜。雍正四年(1726年),川陕总督岳...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西北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下,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被称为“东方艺术明珠”。它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石窟艺术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将探讨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一、历史背景 莫高窟的创建始于公元366年。据传,一位名为乐僔的僧人行...
央视网消息 在敦煌莫高窟跨越千年的壁画中,藏着一部鲜活的古代劳动百科全书。从农耕畜牧到手工商贸,从市井劳作到艺术创作,古人的生产生活场景被画工以精湛笔触定格,成为解码丝路文明的珍贵密码。壁画中的农耕图景充满烟火气,在“雨中耕作图”里,天空乌云密布,时雨普降,农夫挥鞭赶牛耕地,另一位农夫挑物而行。...
在汉代,自敦煌郡城向西,出阳关向西,便是昆仑山北麓的干道;出玉门关向西便是天山南麓的干道——楼兰古道;自今日的瓜州锁阳城(敦煌郡境内)直接向西北,则是开通时间晚于前两道的“伊吾道”,也即天山北麓通道。三条从敦煌郡境内向西的干道,便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在今日新疆境内的主要通道,也是今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敦煌莫高窟简介,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你不能错过!《莫高窟》,又称为“千佛洞”,位于中国敦煌市的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陡崖上。这里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窟洞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直延续至今,现存有492个洞窟,壁画面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则...
供养人身份有:王公贵族,各级官员,戍边将士,塑匠画工,寺院僧尼,来往商旅以及平民百姓等,是研究敦煌历史,考证石窟年代的第一手珍贵史料。 游人题记 泛指礼佛香客或参观游人在壁画塑像上的信笔漫题。莫高窟的游人题记大量是汉文,从晚唐咸通七年(866)石弘载开始,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有少数古藏文、西夏文、...
敦煌莫高窟大泉河东岸的三座佛塔。由于年久失修,其中一些佛塔严重风化,塔身上部已有坍塌。远处还矗立着不少类似的佛塔。1943年,在甘肃敦煌三危山的成城湾,一座汉代小型炮台位于大泉河河谷岸边。炮台上有一座小塔,用于指引航向。炮台与周围岩石颜色相似,若不细看,难以辨识。李约瑟登上这座古炮台,尽管风雨侵蚀,...
【莫高宝藏】古代敦煌精准灌溉 敦煌绿洲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四周被戈壁、沙漠所包围,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稀少, 年降水量不足40 毫米, 但蒸发量却高达2500 毫米。与湿润地区相比,敦煌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先天不足。但自古以来,敦煌就以发达的农业著称,唐人用“万顷平田四畔沙”“水流依旧种桑麻”等诗句...
《三界九地图》还不是敦煌莫高窟最神秘的存在,里面还发现一幅图,叫《敦煌星图》。它的出现可以说震惊了全世界。2009年,600多位天文学家齐聚伦敦大英博物馆。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研究一张来自中国的古图。这幅古图就是《敦煌星图》,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张星图。专家们根据纸张和内容考证,认为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