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阳吕国故地,则在楚国统治下形成了独特的“楚吕文化”,出土的甲簋、吕王壶等青铜器铭文,展现了商周时期族群融合的痕迹。近年来,镇平县马圈王遗址的发掘为古吕国研究带来突破。遗址中夏代二里头文化陶器、商周青铜礼器与汉代铁器的共存,揭示了吕国从农业崛起到手工业繁荣的发展历程。然而,关于吕国都城的具体位置...
先秦吕国有新蔡吕和南阳申吕。南阳吕因佐周灭商有功,周穆王满时始受封国,立国较晚,早期的古吕国即伯夷封国只有新蔡吕。新蔡今有大吕亭、小吕亭等遗址。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古蔡城遗址发现了属夏文化层的石斧、石箭、骨槌、陶鼎以及吕侯墓群。 吕之得名,源于伯夷...
新蔡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河南省直管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县、河南省级园林城、河南省卫生城。[1] 夏朝初年,炎帝裔孙、华夏凿井术的发明人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在此地建立吕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29年),蔡平侯将国都迁到古吕地,史称新蔡国,新蔡由此得名。[2]...
吕国顾名思义应该是吕氏部族聚居之地,这个部族早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就已经成型,据说是炎帝后裔,属于古羌人部落的一支。它最初的栖息地应该是在今日山西境内,像吕梁山脉这样的地名就与吕族在当地的存在相关。夏商时的吕国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方国,在殷商甲骨文记载中也偶有出现。但由于这一时期文字史料和实物...
古吕国的都城到底在哪里呢?由于伯夷受夏禹之封为吕侯因此其族人居住地称为吕地后周穆王又封吕族人吕他为侯并封吕地为吕国同时封申伯在其东部建立申国筑申城 古吕国的都城到底在哪里呢? “天下吕姓,源出南阳”,这句话见于众多《吕氏族谱》中。据史书记载,古吕国遗址在今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原名为董吕村...
关于古吕国的具体所在,古籍中不乏相关记载。如《括地志》云:“古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吕尚先祖封。”这也是那次“研讨会”所作“吕国王村说”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诚然,《括地志》作为唐代地理名著,在分叙华夏各州山川、古迹时,大多引经据典,尤以六朝舆地书籍为佐证。因为它距离三代不甚遥远,所论确凿,...
据多种古今史料记载,古吕国遗址在今南阳城西卧龙区王村乡至镇平县侯集镇一带,约100平方公里的区域。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民间传说、民俗习俗,出土文物及考古研究资料,进行综合研判,认为王村乡董营村是尧帝封伯夷的采邑地、夏朝的吕侯封地、商朝的吕氏方国、周朝的吕国、中华吕姓的祖根地。在董营村东南3...
古吕国遗址的地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这个遗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中华吕姓的祖根地。古吕国遗址位于南阳市的西部,具体在卧龙区王村乡至镇平县侯集镇一带,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据史书记载,这里是吕氏始祖伯夷所建的吕国的所在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吕国经历了尧帝封伯夷的采邑地、夏朝...
古吕国和古莒国不是一个国家。莒国是东夷古国,在今天的山东东南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鲁国接壤,据出土的甲骨文看商代已有莒国。国土基本被齐国吞并,前403年被并不接壤的楚国所灭(挺有意思的)。古吕国在今天山西境内,在舜时期,伯夷因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国,历经夏、商至西周前期。为了防御南方...
姜子牙与南阳董营古吕国 丁小琪随笔 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住在姜水流域,就以姜为姓。姜姓发展派生出四支胞族“四岳”(部落首领),其中有一个部落首领在夏朝时被封为吕侯,吕侯在今河南南阳西部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一带,建立了姜姓诸侯国—吕国。吕国建于虞夏之际,约公元前2178年。是南阳最早出现的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