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就三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称为维也纳乐派,顺便提一下好了,到了20世纪,与其并称的“新维也纳乐派”是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后两者是勋伯格的嫡传弟子.值得注意的是,巴洛克后期古典前期还有一个交接的短暂的时代,大约在1725-1775,50年的时间,风格为洛可可风格,华丽而精致,代表人物是:D.斯卡拉蒂...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深受自然和人类命运的影响,同样也体现了他对个人自由和人类精神的思考与追求。 海顿的音乐作品明快欢快,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优美多样,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更为深沉激烈。这三位古典大师的音乐创作风格各具特色,为古典音乐的发展和演变作出了重要贡献。
贝多芬的原创性和1770年代的风格;Op. 111中的终止式颤音;协奏曲华彩段中传统的最后颤音;悬置的后拍;《钢琴奏鸣曲》Op. 101;惯例的协奏曲音型移植到奏鸣曲中;1770年代的两个陈规套路:再现部中的下属,发展部中的关系小调;下属移至尾声;惯例和创新:莫扎特的K.575和《“加冕”协奏曲》中的关系小调;海顿对陈规套...
总的来说,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风格的真正奠基者,而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成就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莫扎特(1756— 1791)从小就显露出自己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特有的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匀称的结构和阳光,乐观的音乐风格,但其实他骨子里却常有一股阴郁的情绪, 特别是在他的小调作品中这...
表达查尔斯·罗森在其著作《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展示了其无人能比的音乐洞察力和总揽全局的历史统摄力,书中认同并构建了"古典风格"这一历史概念,围绕三位核心作曲家,将其置于从巴洛克至浪漫主义这样一个逐步变迁的风格演变过程中来看待古典风格的混乱探索,成熟乃至向浪漫主义的转换.在一部部作品的具体分析...
奏鸣曲式结构独特。贝多芬晚年写了六首四重奏,其中降B大调四重奏为代表作品。尽管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各有特色,但他们都受到启蒙运动影响,具有乐观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作品具有真实性和时代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瑰宝。通过他们的创作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
巴赫的这两个儿子会在这一风格发展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并不令人感到意外。J.S. 巴赫当然费尽精力来训练他最有出息的长子弗里德曼,埃马努埃尔本人也承认,除了他父亲之外,他没有老师。尽管有声望也有早期的成功,但弗里德曼少有著名的学生。相反,埃马努埃尔则对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古典风格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修订版 杨燕迪译 西方经典音乐论著 全新正版精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典音乐进阶读物》,作者:古典风格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修订版 杨燕迪译 西方经典音乐论著 全新正版精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典音乐进阶读物查尔斯·罗森 著,出版社:
而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大师的音乐中戏剧性效果同时兼具震撼感和逻辑性,表现性和流畅感兼得。例如在《古典风格》的卷三部分,罗森通过分析比较海顿与卡尔·菲利普·艾玛努埃尔·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音乐作品中非常规调性(假调性)开始的手法,以展示海顿音乐创作的伟大性。 罗森选择了巴赫的《F大调第五首...
简述三位古典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不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