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的现代性的创作者· ··· 江弱水作者 作者简介· ··· 江弱水先生,本名陈强。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著有《抽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作家出版社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中西同步与位移...
古典诗的现代性 现代性是指一种文化视角,因此现代性在古典诗中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性的诗学创作,注重对自然的探索和深刻的理解,表现现代社会的变化状况,同时也要求结构清晰严谨,把握细节; 二是内容的现代化,突出现实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发展中的贫穷、苦难等重要话题,抒发自身的情感,深刻反映出当代社会...
1️⃣ 绪论部分 🔍立足于现代诗学,寻找古典诗在新的语境中转生的契机。 🔍现代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能指,其意义在沉淀为某种稳定的东西。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提到,唐诗擅长丰神情韵,而宋诗则以筋骨思理见长。 🔍波德莱尔认为,诗不以真实为对象,只以自身为目的,表现真实的方式在别处。2️⃣ 南...
古典诗;现代诗;现代性;语言 中国古典诗具有现代性表征这一说法,起于海外华裔学者如刘若愚、叶维廉、陈世骧等,他们在中西文学比较视野中,以西方现代性文学反照出中国古典诗的现代性。刘若愚认定中西文化是相通的,套用西方现代诗学的语言观来阐释汉语古典诗歌语言的隐喻...
罗兰·巴特的说法,实质上是以雅各布森(Raman Jakobson)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观点的变形,是把雅各布森依据其对等原则所揭示的诗性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差别,转入诗性语言的内部,而认为是古典与现代的差别。可是他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分别,为我们从本质上理解中国古代散文与骈文、古诗与律诗的...
21世纪以来的一批诗人和新诗研究者携带“现代性”眼光从诠释学视野出发对古典诗词进行重新阐释,发现“现代性”在古典诗词中早已存在,并从古代诗歌史中爬梳出一条滥觞于南朝诗歌而延续至唐诗宋词的“现代性”脉络,由此指认其为古典诗词中...
本书讨论的问题是在西方现代诗人的写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特质,如何在中国古典诗里得到体现。 从象征主义之后,诗的现代性的大致走向是:意象派专注于取消语言的连接媒介,追求意象的直接呈现;表现主义则转向内心,并主张抽象的智力倾向;超现实主义以不连贯的内在心理逻辑取代表层语言的客观逻辑。按照当代超现实主义诗人奥克塔维...
前几年印象最深的关于诗歌的书是江弱水的《 古典诗的现代性》,我是诗的外行,但从这本书里似乎看到一条了解“本国的心灵”的途径。本职建筑也许就是建在脱离了传统的“新”基础之上,习惯于用望远镜和万花筒去臆…
《古典诗的现代性》是2010年10月1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弱水。内容简介 《古典诗的现代性》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加以重读、复述与再解释,论证了自南朝文学起.经唐诗皇的杜甫、李贺、李商隐,到宋词中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已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连贯叙述及说教倾向的独,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