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 15-20岁:古代男子15岁束发之年,表示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但还未成年;女子15岁则已经成年,标志是及笄,称作及笄之年。男孩子20岁才成年,行加冠礼,加冠之年,也叫及冠或弱冠;女孩子20岁则叫桃李年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30岁:这个就比较熟悉了,男人30叫而立之年;而古代女人30岁,虽然没有一个...
古代对男子各年龄段的名称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100...
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9.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10.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用于女子。这时男子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
古代对男子各年龄段的..古代对男子各年龄段的名称包括:1. **总角**,指童年时代。2.**弱冠之年**,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3.而立之年:三十岁的年纪。4.**不惑之年**,四十岁的年纪。 知天命、半百也是不惑之
古代年岁的别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舞勺:男子13岁。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豆蔻:女子13~14岁。源自唐朝诗人杜牧诗《赠别》。“娉[ pīng ]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