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约酒】想和你一起坐在红泥小火炉旁,煮一壶绿蚁新醅酒,看那窗外纷飞的雪落在梅花枝头。不要错过美酒,以及诱人的秋冬。短歌行 三国·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白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霉变的稻谷中飘逸出来的第一缕酒香,迄今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光景。今天,就来总结一下古人喝酒的十重境界,我勉强达到第六重,快看看,你达到了第几重:一、小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屋外寒风凛冽,小屋内却温暖怡人。随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空中零零...
四、抚琴 良宵、美酒、佳人相伴,这时怎么能少得了琴声。古人喝酒,如遇佳人抚琴,最是雅致,一曲下来,忽而如高山巍峨,不时似潺潺流水,在陶醉中一壶老酒也见了底。难舍之余,流连忘返,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五、品茗 美酒、佳肴、香茗,在古代,与饮酒最搭的,当属品茗。更何况,寒夜客来茶当...
古人喝酒时意思意思,实则就是小酌。拿今人来说,不就是白酒1-2两,啤酒1-2瓶,红酒5两吗?在我看来,许多好酒之人都在这个档次。不过,这样喝对身体影响很小。第二重、微醺 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他们喝酒时稍微能感觉到一点点醉意,那就是微醺。处于这个层次的酒友,实则是控制力很好的人,这个量对身体...
古人喝酒的十重境界,中国是“诗酒茶的国度”,诗酒历来不分家。看你在哪一重?第一重境界 “小酌”唐朝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等待客人,围炉夜话第二重境界 “微醺”唐朝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久别...
但是,现在中国人喝酒,大多没有太多深度可言,可是在古代却有很多的学问和讲究。下面谷养康粮食酒就带大家来看一下古代人的10种喝酒方式。 一、闲酒 据说刘伶喝的那就叫闲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夫酒,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喝的酒。但是你可别小看他,不喝则罢,一喝,他居然醉了三年。中国人的闲酒就是这样喝的,大...
在宴会上,人人都有特定的位置,尊贵和卑微分得很清楚,不能乱来。端起酒杯喝酒,不只是为了过嘴瘾,还是用来表示尊重和敬意的。除了酒桌的礼仪,古人喝酒还得注重节制,在古人看来,饮酒得达到一种“温克”的境地。这“温克”啊,意思是得有分寸,喝够了就停下,坚决不能贪杯。在他们看来,酒不是单纯的饮品,...
可能会有人觉得,古人饮酒规矩多很无聊,可事实并非如此。古人酒局欢乐多 现代人眼中的喝酒,更多的是一种休闲和放松的方式。无论是与三五好友在地摊上畅饮啤酒,还是到酒吧里享受音乐和调制洋酒的独特风情,人们都在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暂时忘却烦恼、释放压力的方式。而在古人看来,饮酒同样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8位大诗人,80句饮酒诗词,一杯清酒入口,笑看人生苦与愁。陶渊明——酒中隐士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陶渊明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