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受持戒律很重要,我们的实修中心和山下小组都要严格遵守戒律,清净就从戒律中来。在山上,在实修中心,大家都严格受持戒律,道场自然就清净。我建道场,建僧团,始终强调戒律,对于山下的小组也同样的要求,只要严格遵守戒律,小组自然就清净了,有正知正见的人都会被吸引的,我们...
受戒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决定受持几条居士戒。受持一条戒的居士,称为一戒居士;受持二条戒的居士,称为二戒居士;受持三条戒的居士,称为多戒居士;受持四条戒的居士,也称多戒居士;能受持五戒的居士,就是圆满居士。而出家人则以十善戒作为最低基础,十善戒是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的基础戒律。 大乘的菩萨...
受持戒律的功德 (..四分律说持戒十种功德:1、满足志愿,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誓愿,无不满足。2、如佛所学,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能坚持戒,是亦如佛所学。3、智者不毁,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
在家居士一般需要受持五戒。因为五戒是佛教所有戒律的基础,其前四条属于性戒,即不管受不受戒犯了都有恶果,简单解释如下:1、不杀生戒:如果知道是有生命的众生,而起了杀害对方之心,并且具体实施了这种行为,造成了对方死亡的结果,就叫杀生。2、不偷盗戒:知道不是自己的物品,而起了偷盗之心,并且...
五戒,是佛教徒最根本要守的戒律——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xieyin、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你常常不杀生,就得长寿报,寿命会长。为什么有的人寿命长?有的人寿命短?寿命长的人,因持不杀戒,得长寿报;寿命短的人,因他欢喜杀生,就得短命的果报。为什么要持不偷盗戒?因为偷是损坏人的财产福命。
生活中的遵纪守法与学佛的受持戒律,从道理上讲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我们更好的成长,但是遵纪守法的部分中,只能看到表面比较粗重笼统的部分,还有内心的思维,起心动念这个部分,只要没有造成现象界的事件,还不至于受到法律法规的处罚。然而这些也是有种子储存的,也是有果报的,好好去读读佛留下的经典,受持佛戒...
在家居士一般需要受持五戒,这五戒是佛教所有戒律的基础,具体内容如下:不杀生戒:不杀害有生命的众生。如果明知是有生命的众生,并起了杀害之心,且实施了这种行为导致对方死亡,即为杀生。不偷盗戒:不偷取他人财物。明知某物品不属于自己,却起了偷盗之心,并将物品拿走,使其离开原本所在之处而归为...
虚云老和尚:【受持戒律的功德】O网页链接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根有浅深,信心有无的关系?若果佛弟子戒律严净,谁不敬仰?诸佛菩萨,尚为护念,何况天龙鬼神及人?真如炉中栴檀,妙香普薰,所谓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五分法身的果香,也是从因地修戒得来的;如...
《弥勒下生经》说,凡是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受持一分戒律的人,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弥勒佛出世时都会首先得到度化。释迦牟尼佛在《大悲经》中告诉阿难:在我的教法中,即便戒律不清净的人,从弥勒佛到卢遮佛之间必定会获得成就,甚至仅仅称念“南无佛”也会获得解脱。
受持戒律(1) 372024-12 3 情断佛堂(3) 302024-12 4 情断佛堂(2) 422024-12 5 情断佛堂(1) 252024-12 6 披剃为僧(3) 352024-12 7 披剃为僧(2) 382024-12 8 披剃为僧(1) 532024-12 9 出家之事 362024-12 10 缘诀红尘(3) 232024-12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166 功德宝山神咒及受持功德 by: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