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夷和叔齐是殷商末期孤竹国(河北卢龙)国君的儿子。他们的父亲最喜欢三儿子叔齐,有意立他为太子,将来继承君位。但当时的规矩是长子做太子、继君位,国君觉得很为难。就在这时,国君生病死了。大臣们尊重他的意愿,请三儿子叔齐继位。叔齐心里非常不安,让位给大哥伯夷。伯夷不肯,说:“这是父亲的意思。”两人...
最后伯夷和叔齐都饿死在那首阳山之上,他们夷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流传至今。他们的美德,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为传颂, 司马迁还把 “伯夷叔齐列传”放在《史记》人物列传之首,可见他对伯夷叔齐两人崇高道德的肯定。伯夷和叔齐的行为也很符合儒家的价值观,受到儒家的大力推崇。当年子贡(孔子...
伯夷、叔齐:《史记·伯夷列传》中写道: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
正文 1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不食周粟》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听到西方伯主周文王兴起,国内稳定,生产发展很快。他们高兴地说:“应该从东夷回去了,我们听说西伯的国内很安定,很适合老年人居住。”于是他们相约到周国去。但是走在中途,就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原来这时...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学习的。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像伯夷和叔齐一样,保持高尚的品德,坚守正义的原则,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民除害,拯救苍生。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是一部永远的史诗,也是一面永恒的镜子。它告诉我们,正义永远不会被打败,高尚的品...
伯夷和叔齐的传说(卢龙古孤竹国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的传说(卢龙古孤竹国的故事)#乡愁记忆 #乡村守护人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民间故事 - 沧海月明于2024062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7.3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即位, 却流亡在外,甚至活活饿死。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 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 那么,孔子为什么十分称赞伯夷和叔齐呢? 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
商朝末期,有一个侯国叫孤竹国。孤竹国国君墨胎氏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伯夷,幼子叔齐。孤竹国国君生前最喜欢小儿子叔齐,想让他继位。但按照当时的常理,应该让长子继位。老国君死后,大臣们请伯夷继位,伯夷却说:让叔齐来做国君可是我父亲生前的遗愿呀!我一定要遵从父亲的意思!于是他就放弃君位,离家...
伯夷和其弟弟叔齐生活在殷纣失道西周兴起的王朝更替之时他们本来是辽西诸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后来因为兄弟之间互相谦让都不愿意自己去接替父亲留下来的位置而先后逃出准备到西伯姬昌那里可是等赶到了西伯的地界却正赶上西伯去世其子武王继承王位并准备东向伐纣伯夷和叔齐于是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被收录在古代著作《史记》中,这是一部被称为“中国史学入门书”的古典文学作品。这部著作是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写成的,内容包括叔齐和伯夷的故事,其中描述了两兄弟俩的反抗暴政的故事情节,以及他们追求正义的勇气和坚毅的精神,被一代代的读者深刻影响着。 叔齐和伯夷,他们为我们展示了反抗暴政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