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119.5,比上年增长19.5%。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扩大内需、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
二是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即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对接,提升传统产业、主导和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三是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即立足科技和产业基础,通过“四链融合”“数实融合”,加快...
一、深刻领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和发展了既符合我国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又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强大动能和显著优势。进入新发展阶段,无论是从跨越高收入门槛国家的增长历程看,还是从国内发展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看,我...
发展绿色能源,从潞城仁和独立储能项目投运,到屯留建成国内首座电网级飞轮储能调频电站,再到襄垣“源网荷储”一体化、长子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项目的加快实施,正在建设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今年前三季度,该市新能源产业投资完成57.5亿元,增长48.8%。建设绿色交通,推进清洁运输。长治市区范围内公交、出租、环卫、渣...
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摆脱了赶超初期更多关注增长速度、相对忽视增长质量的传统生产力束缚,是数字化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是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学派,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从数量型“技术向外模仿”转向质量型“自主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形成新...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只有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
应充分发挥市场规模、应用场景、数据资源等优势,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加快应用,加快以数智化赋能新型工业化。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构建集制造业全生命周期要素为一体,需求快速感知和供需精准调控的“产业大脑”。以协同创新平台赋能上下游接链、补链、延链,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系统化的产业链新业态。发展新质生产...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一...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加速数字化转型,缩小数字鸿沟,加快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积极倡导在亚太乃至世界范围内推进数字化转型,为亚太长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
指标背后,实则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不断激活,新动能新优势也在加速集聚。比如,科技创新布局从“一轴一园一中心”向“中华武数”优化升级,并逐步完善。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高标准推进,加速推进国际创新合作。扎实开展创新合作交流,揭牌成立特拉维夫办公室。承办“上海数字创新大会”“中以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