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子刊的IF是26.1,年文章量大约58篇,主要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适合那些对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NATURE》的子刊们《Nature Communications》 这个子刊的IF是14.7,年文章量有7910篇,是个综合性的期刊,在中科院一区,录用率大约66%,审稿周期只要一个月,简直是发文章的好帮手!...
但通常高电导率和低热导率之间顾此失彼,无法兼顾,需要采用特殊的策略来实现两者的平衡。拜罗伊特大学高分子化学组Andreas Greiner 教授、 Seema Agarwal教授课题组通过静电纺技术构筑了具有纳米海岛结构的耐高温柔性碳/陶瓷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调控碳/陶瓷微观结构组分中电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揭示了“碳导电网络”...
今天按关键词“CXCR5 CD8”查GEO数据库,发现了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科研工作,陆军军医大学全军免疫研究所的吴玉章教授和叶丽林教授发表在了Nature,另外一篇第一和通讯都是美国科研机构的却只发在了nature immunol…
除非你的导师或者合作者是业界扛鼎人物,否则像我导师一样,第一次发子刊的教授,是没有一言九鼎和编辑争辩的可能性的。当一个审稿人和你玩了N轮审稿,让你补了N个数据,在某一天深夜抚摸着柔软的内心,轻轻地写下一句:我觉得你不要投子刊了,去投正刊呀,那里的风景更美!你心里会轻轻地对他说一个字,滚!
《Nature Mental Health》是Nature旗下于2023年1月推出的新子刊,目前尚未获得影响因子。可以预计的是,将来的影响因子不会低,大家可以提前下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期刊Open Access(OA)出版选项的版面费高达12290美元(接近9万人民币)。虽然也有免费的传统订阅出版模式,但《Nature Mental Health》致力于成为一本完全OA...
北科大再发《Nature》子刊! 近日 我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先进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 姚海龙教授、冀伟清副教授团队 与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合作者的研究成果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祝贺老师们! 肿瘤学的精准医疗能够为癌症患者量身定制治疗策略,并确保最...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发表论文至Nature子刊不仅象征着研究成就的显著提升,更意味着研究成果获得了全球顶尖学术界的认可。四川大学的成楚旸老师以自己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的文章为例,分享了撰写学术论文时的几点经验,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从大家都知道到大家不知道”的过程,将科研工作转化为引人入胜...
送审后,编辑会发邮件通知通讯作者,论文已经被送审了。恭喜!因为这意味着你的论文已经有了大约一半的机会被最终接受发表。据我所知,Nature Chemistry曾经统计过,不送审的论文大约占90%;而被送审的论文中,大约有60%最终被接受发表。各子刊的拒稿率不一样,据说Nature Materials的拒稿率甚至高于Nature。
2025年1月28日晚接学员接学员喜报:发JAMA子刊SCI:JAMA Network Open。 此文章为该学员加入easyBDCC课程后发表的第3篇SCI。 声明:论文为学员自行撰写发表,数据库为学员自行申请。仅提供数据分析、论文返修指导。 二、为什么选择easyBDCC ①专业ICU背景:开发者为ICU医生,熟知重症临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