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锯齿(Jaggies):走样被认为是锯齿的学名(走样不仅仅指的是锯齿,走样本质还是因为对函数的采样频率不足导致的),一般说的反走样,大部分情况就指的是抗锯齿。 反走样方法: (1)先模糊(滤波),再采样(Blurring/Pre-Filtering Before Sampling):对一个需要显示到屏幕上图形,使用像素中心对图形进行采样,因为像素的离散...
反走样(anti-aliasing)就是用算法消除这种视觉上看起来不舒服的锯齿。反走样算法也经常直接就被叫做抗锯齿算法。 走样的原因 考虑我们渲染一个三角形,如下图 对于显卡来说,上面每个大格子代表一个像素,真实的像素使用格子的中心,也就是上图的红点和蓝点表示。渲染的时候,如果判定像素的中心被渲染对象覆盖,那么对应...
(1)直线或多边形边界在光栅图形显示器的对应图形都是由一系列相同亮度的离散像素构成的,在利用图形的扫描算法在光栅图形显示器上绘制图形时,经常遇到非水平且非垂直的直线,会形成或多或少的台阶或锯齿状。这种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就叫做走样。(2)减少或消除这种不良效果的技术,就称为反走样。(3)常用的...
反走样的思路:在采样之前先做一个模糊处理。 实际中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普通采样 VS 反走样: 那么我反过来,先做采样再做模糊呢? 效果不行。先做一次采样本身丢失大量信息,之后又被模糊了。 (3)频域角度解释走样 从频域的角度思考: 上面两个函数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频率不同,下面那个频率大的明显变化要快。
这种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现象称之为走样;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效果的技术称为反走样。反走样的方法有:提高分辨率、区域采样和加权区域采样。 三(20分)、三次B样条曲线控制顶点为P0 , P1,P2,P3,P4,坐标分别为(0,0),(100,100),(150,120),(200,100),(300,0), 节点矢量T=(0,0,0,0,0.4,1,1...
反走样技术的实现可以采用多种算法,包括简单线性插值、多重采样、超采样、抗锯齿过滤等。以下分别介绍这些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1.简单线性插值算法 简单线性插值算法是最简单的反走样算法之一。它的原理是根据图像中相邻像素值的差异来计算处于它们之间的像素的值。这个算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F(x,y) = A...
这种做法在数学上是最完美的抗锯齿(同时是几何反走样和着色反走样方法),因为它不但增加了当前几何覆盖函数(Coverage)的采样率,也对渲染方程进行了更高频率的采样(单独计算每个子像素的颜色)。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光栅化和着色的计算负荷都比原来多了4倍,RenderTarget的大小也涨了4倍,这导致其性能太差。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什么是反走样?常用的反走样方法有哪三种?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在光栅图形中,非水平和垂直的直线用象素集合表示时,会呈锯齿状,这种现象称之为走样。反走样方法:提高分辨率、区域采样、加权区域采样。反馈 收藏
2.其他反走样: 除了MSAA(Multisample anti aliasing)还有许多其他反走样的方法: 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具体参考如下或其他资料: (1)FXAA(Fast Approximate Anti-Aliasing) FXAA实际上是一种图像的后处理,先渲染出带有锯齿的图像,然后通过后处理的方式,通过图像匹配找到带有锯齿的边界,并把它们替换成无锯齿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