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孙中山领导的三次反袁斗争。 答案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宋案”发生...
朱执信于1915年12月中旬返回澳门,秘密建立革命机关,继续领导广东地区的“反袁讨龙”斗争。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宣布云南独立。朱执信等人积极布置全省各地的武装起义,“或沟通军队,或联络民众,此仆彼继,再接再厉”。袁世凯称帝后,封龙济光为“一等公加郡王衔”,并命令他调动...
“反袁斗争”指的是:1915年,袁世凯称帝,废除民主共和制度,随后孙中山号召进行反袁世凯的护国战争。1916年,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袁世凯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去世。说明:得民心者,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领导:孙中山黄兴结局:1916年6月,袁世凯取消帝制,在绝望中去世 ...
这下子,支持帝制和反对帝制的人直接杠上了。蔡锷、李烈钧他们火速跑到昆明,跟云南的头儿唐继尧一合计,25号就发电报反对袁世凯,还宣布云南自个儿独立了。这个反袁的号召特别得人心,其他省份也都跟着行动起来,一个个宣布独立。看到这种局面,孙中山在1916年开头,就让杨王鹏回国去湖南,组织护国军。要走的时候,杨...
在反袁斗争中牺牲最为惨烈的是杨王鹏。湖南省湘乡县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目睹农村经济的萧条,农民生活的艰辛,对清朝统治极为不满。他立志效法前贤,发愤读书,准备将来习武,从戎救国。他于1910年任振武学社社长。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光复长沙之役。后历任湖北军政府军令部人事局局长、汉口《民心报》经理、国民党汉口...
反袁斗争:①袁世凯的黑暗统治:“善后大借款”、复辟帝制、签订“二十一条”。② 反袁斗争: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
杨王鹏的英勇牺牲在反袁斗争中成为最为惨烈的一例。即使身体被肢解,他那颗坚定不屈的心依旧坚如铁石,令敌人感到极度恐惧。孙中山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禁悲痛欲绝,连声痛呼:“失我精英,断我股肱。”并疾笔写下悼词:“忍将麟凤供庖脯,如此江山待拂除。”他深感杨王鹏的英勇与牺牲让革命事业蒙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另一方面,软弱的资产阶级,自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便迅速趋向妥协,除少数激进分子外,大多数资产阶级分子因害怕战争影响其实业的发展,竟多方反对讨袁;广大农民群众,虽不断进行自发的反抗斗争,但未能从辛亥革命中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因而没有出现反袁斗争的高潮。这就影响了讨袁统一战线的形成。仅有少数资产...
"袁世凯,这个野心家!"祝炳奎立即放下学业,回国参加南京独立运动。虽然这次行动失败了,但祝炳奎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1914年,他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随后奉命回国开展反袁斗争。1915年春,孙中山先生任命蔡济民为湖北讨袁司令。祝炳奎毫不犹豫地返回家乡应城,变卖家产购买军火,组织地方武装。"老祝,这可是你祖上...
内容提示: 44夫津师大学报李 大钊反袁斗争的特点与贡 献朱成甲9]15—9116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再次显示 了 民主共和思想的强 大力量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兴 起在 这一事件发生 和发展的过程中,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的鼓舞了 人们建造理想中华的斗争意加快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事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