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新书改了被指“抄袭”处吗? 著名学者汪晖代表作《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最近出版了修订版,正如我昨天文章《推荐十本有关鲁迅的新书》中所说:“此书是汪晖的第一本书和成名作,也可能是他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了,‘反抗绝望’由此被公认为是鲁迅的生命哲学核心。” 此次出版的是修订版,“除了少数文字上的...
且认为【“脱胎”于林毓生的相关论述】,其实这段话更主要的剽袭来源是李龙牧1958年发表于《新闻战线》第1期上的文章【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新青年”】,整句整句抄,一字不改,还原模原样大摇大摆抄袭人家的尾注,好像自己挨着读过《青年杂志》、《新青年》辛辛苦苦找出来的材料一样,真是恬...
没错,这是抄袭和剽窃。《反抗绝望》中,抄袭和剽窃的现象,是很严重的。而这,正是我在此要说的第二个低层次的问题。 把话写通,并不容易 先说语言的文理不通问题。 新版的《反抗绝望》,正文第一、二自然段中有这样的论述: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深刻、也最复杂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这位深刻的思想巨人...
而凤凰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的网友并不认同汪晖的《反抗绝望》存在抄袭,只是不规范。 倒汪派:没有不规范,只有抄袭 王彬彬称,他通过比对发现,汪晖论文中涉嫌抄袭对象至少包括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国学者勒文森的《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等5部中外专著,并将抄袭手法归为“搅拌式”、“组装式”...
汪晖《反抗绝望》的价值与意义 张梦阳 3月10日,《文艺研究》刊发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长篇论文《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文章指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读书》杂志前主编汪晖写于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存在多处抄袭。王彬彬称,他通过比对发现,汪晖的抄袭对象至少包括...
没错!这是抄袭和剽窃。《反抗绝望》中,抄袭和剽窃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而这,正是我在此要说的第二个低层次问题。 先说语言的文理不通问题。新版的《反抗绝望》,在正文之前,有一连串“附加物”,依次是:原版《题辞》、《新版序》、《原版序》、《新版导论》、《原版导论》。一本书正文前有这样多的“附加物...
王彬彬文章中还定义了一种抄袭,叫做:“老老实实式”。这主要是指文章最后提出的两条《反抗绝望》文字,王彬彬在此指责《反抗绝望》抄袭了《意义的探究》一书。这两条在河北教育版和三联版都是紧连着的两段,但王彬彬文章列出时,不标出原有的注释号位置和注释,同时还做了一处非常细致的“小手术”,并分开讨论,...
我依据手头正好有的几本书,做了一点点查考,发现剽窃和抄袭的现象,在《反抗绝望》中是很明显的。我的十分有限查考,显示汪晖的剽袭,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搅拌式”。“搅拌式”是近年学界对一种剽袭方式的命名,不是我的创造。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搅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将他人论述的...
我在这里只说两个更低层次的问题:一是论述语言的文理不通问题;二是抄袭与剽窃问题。汪晖的论述语言,以晦涩著称。如果仅仅是晦涩,如果虽然晦涩但却文理通顺、并无文法上的错误,我以为就无可厚非。毕竟,晦涩也是一种语言风格。康德不就十分晦涩么,但并不影响其成为哲学大师。但如果在晦涩的同时又常常文理不通,甚至...
本报3月25日刊登了王彬彬批评汪晖抄袭的文章后,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豆瓣网友VIVO、欧文等自发地对汪晖的《反抗绝望》做了一番抽查,发现了多例完全没有注明出处的涉嫌抄袭之处。 南方周末编辑部 责任编辑:刘小磊 ■编者按:本报3月25日刊登了王彬彬批评汪晖抄袭的文章后,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些学者表示,王彬彬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