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正常的反应曲线:a.比较平滑,无明显的跳点;b.加入R2前后吸光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低浓度样本除外);c.终点法的反应曲线,会有一段曲线的吸光度基本无变化;d.速率法的反应曲线,基本成一条直线(两点速率法除外)。 生化的反应曲线可以分为终点法和速率法两大类,以下列...
终点法的反应曲线,在反应到达终点或平衡点时,吸光度将不再变化。速率法的反应曲线,吸光度会随时间呈线性变化(两点速率法除外)。 4. 分析异常曲线 如果反应曲线出现异常,如抖动、斜率异常、吸光度超出范围等,可能是由于样本问题(如溶血、黄疸、脂血等)、试剂问...
那么,对应的生化项目检测(以奥林巴斯AU系列为例)是这样的:首先,仪器会向反应杯加入试剂1(R1),紧接着加入样本(S), 搅拌混匀,3分钟后加入试剂2(R2),搅拌混匀。在这个过程中,仪器会每隔18秒测试一次吸光度并记录,总共28(0-27)个点,然后连接成线,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反应曲线,见下图: 所以,反应曲线...
一般正常的反应曲线:a.比较平滑,无明显的跳点;b.加入R2前后吸光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低浓度样本除外);c.终点法的反应曲线,会有一段曲线的吸光度基本无变化;d.速率法的反应曲线,基本成一条直线(两点速率法除外)。 生化的反应曲线可以分为终点法和速率法两大类,以下列举了一些正常的反应曲线供参考: 1.终点法的...
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以测光点表示,10min共记录34次吸光度),纵坐标为吸光度,反应模式是先加入样品,再加入R1试剂,开始测光(约每18S记录一次吸光度),该过程并未发生反应,通过反应曲线可以看出,吸光度值较高,主要是试剂中的NADH在340nm波长下产生的吸光度,加入R2试剂,血清中ALT开始催化底物启动反应,由于消耗NADH,故吸...
通过观察反应曲线的形态和趋势,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反应的机理以及优化反应条件。 1.初期阶段 反应曲线通常从一个初始状态开始,这个阶段被称为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反应物浓度较高,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初期阶段的反应曲线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直到达到峰值。 2.社中期阶段 接下来是中期阶段,反应物的...
二氧化碳反应曲线测定正常值 二氧化碳反应曲线测定正常值 Title: Determination of Normal Values Using Carbon Dioxide Reaction Curve 二氧化碳反应曲线测定正常值 概述:二氧化碳反应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人体呼吸功能的方法。通过分析呼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确定呼吸功能是否正常。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碳反应曲线...
以下是沃芬公司撰写的凝固曲线/反应曲线的工作原理图,很实用的东西,比各种讲课听到的东西更加的适用,多复习,用于实战中积累经验:
下图为酶动力学反应曲线: 在零级反应期,底物过量,酶催化底物活性达到最大,吸光度变化速度恒定,单位时间内的吸光度变化值才与酶活性成正比。 正常应该是这样,吸光度读数点均在零级反应期内。 当样本中酶的活性远超过试剂盒提供的线性范围时,零级反应期非常短,不能有效的完成速率法检测,此为底物耗尽。常见的有三...
正常的反应曲线 若要能看懂反应曲线,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我们的设备都进行了哪些操作,该项目的反应类型、反应方向以及读取吸光度值(OD 值)的检测点。 图1. 检测过程 以常见的双试剂反应为例,整个反应过程中,仪器要记录 P0-P27 共 28 个点,每个点之间间隔 18 秒,所以每个检验项目大约需要 8 分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