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2点,钱报读书会,“重返圣山——《反山》《瑶山》修订版新书发布、学术座谈和考古沙龙”,将在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举行。由于疫情防控,这次读书会不对外开放,不要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将全程直播。往事可以回味,常念常新,总能生出新的枝蔓。何况,是以下三位能说会道(很想加个“最”)的...
反山墓地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之一(另一处为瑶山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雉山村,在2007年11月官方宣布发现的“良渚古城”之内,西北距莫角山台址约100米。1986年发掘土坑墓11座,估计11位墓主最多分属两代人。墓地是在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墩上营建的,该土墩被考古队命...
【#反山12号墓第一件被编号提取的文物#】1986年5月,考古学家王明达在反山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件有着朱红色漆皮和许多小玉粒的器物,这就是反山12号墓第一件被编号提取的珍贵文物——嵌玉漆杯,是良渚文化时期木作、漆作和玉作的集成之品。#纪录片考古者说# LCCTV纪录的微博视频 ...
20世纪80年代,瑶山与反山这两个良渚古城重要遗址的发掘,不仅将良渚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更推进了中国文明起源课题的研究。近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参与的《瑶山》《反山》考古报告修订版正式出版,让我们得以“重返圣山”。 《瑶...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墓葬。是反山墓地等级最高的核心墓葬。发掘时间为1986年。1986年发掘。出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玉琮、雕琢神人兽面像的玉钺和特殊的豪华形瑁镦。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南北长310厘米、东西宽约165厘米、深约1 10厘米。墓底部筑有棺床,两侧的浅沟深约IIO厘米,棺床略呈凹弧状。墓主人...
📜反山与玉琮的千年传说🌿 🌸探索反山与玉琮的神秘故事。反山,一个三角形土包,隐藏着玉琮的秘密。🔍🎨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玉琮上的画面流传了5000年,仿佛在诉说着良渚文化的历史谜底。📜🌿乌龟山,这个在民间故事中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不仅是中心点,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反山王陵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文化时期的王族墓地,距今约5000年左右。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包括玉器、陶器、石器等,其中以玉器最为精美。反山王陵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良渚文化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反山王陵遗址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地位和性别。
6月1日,风继续吹,雨继续下,他们叫了几个民工,冒雨开了排水沟,并在墓口筑了土坎,尽可能地保护现场。天一时还放不了晴,他们就连夜赶回杭州,向所、局领导汇报反山的重大发现。 6月2日,雨止后,王明达和二室(史前考古)主任牟永抗及录像人员先赴工地,芮国耀和刘斌也都去了反山。下午,省文物局和考古所的领导都...
反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苕溪北路良渚古城遗址内。该遗址是良渚文化的重要部分,由人工堆筑的熟土墩构成,高度约5米,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30米。反山遗址的规模宏大,是良渚文化墓葬遗址中规模最大、陪葬玉器最多、等级最高的。反山遗址中已发现的11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其中等级最高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