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苏双菱藻(学名:Surirellavisurgis Hustedt)是双菱藻科、双菱藻属植物。壳体略呈异极,壳面线形至线形-卵圆形。形态特征 壳体略呈异极,壳面线形至线形-卵圆形,两侧近平行或稍凸出,一端宽圆形,另一端钝楔形;长20~46μm,宽11~13μm;假漏斗结构不清楚,龙骨突有30~40个/100μm;线纹清楚,可...
美丽双菱藻 美丽双菱藻是硅藻门羽纹纲管壳缝目 双菱藻科 双菱藻属微生物。识别特征 美丽双菱藻,拉丁名是Surirella elegans,双菱藻科双菱藻属。生物现状 保护及保存现状:野生 主要用途和价值:不详 开发利用现状:野生未开发利用 保护建议:不详 遗传多样性:不详 ...
亚盐生双菱藻(学名:Surirella subsalsa W.Sm)是双菱藻科、双菱藻属植物。壳体两端异形,壳面长卵形。形态特征 壳体两端异形,壳面长卵形,长27~46微米,宽9~13微米;翼状突起较明显,腓骨达壳面中央,在10微米间有2.5~4条。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安徽,天柱山林场东;生侧稻田沟中烂草上及林场东侧河对岸...
线型双菱藻 线型双菱藻是分布于山西、陕西、浙江的植物。形态特征 多数单细胞,着生或浮游。壳面半月形凸起,带面两侧外凸。较大、呈弧形凸起的为背面;较小、常呈直线其中部弓形突起的为腹面。色素体1块或2-4块。分布范围 分布于山西,陕西,浙江。主要价值 可用作鱼饵。
变异双菱藻(学名:Surirella variabilis A. Cl.)是双菱藻科、双菱藻属植物。壳体两端同形,壳面线形。形态特征 壳体两端同形,壳面线形,两端近楔形,长59~70微米,宽10~12微米;腓骨较宽,达壳面中线,在10微米间有2~3条。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安徽,生天柱山林场办公楼西侧的山溪中石头上。
二列双菱藻(Surirella biseriata Breb)分布于我国的浙江,江苏,安徽。形态特征 细胞单独生活,少数两两相连。细胞圆盒形。壳面平,或略有凹凸。壳面有六角形,多角形或圆形的孔纹,像个筛子,也像昆虫的复眼,有集光作用。孔纹的排列方式和大小是分种的根据。壳周在有的种类上有小刺,有的有小突起。壳环狭而无纹...
窄双菱藻,学名Surirella anguatata Kutz., 双菱藻科,双菱藻属,分布在四川,湖北。形态特征 单细胞。壳体有背、腹之分,背侧突出,腹侧多少凹入,末端近圆或钝头状。管壳缝在壳体两端接近腹侧,在中部则弯向背侧,呈一“V”形角。壳缝具横肋缝,其间有2-4或更多行的腔孔,在壳面呈网眼状的窝孔纹。带面长...
粗壮双菱藻(Surirella robusta ),壳面两端对称。壳面具明显翼状突起。分布于贵州、云南、江西、福建水域。形态特征 细胞不扭曲。壳面两端对称。壳面具明显翼状突起。生长环境 生长于淡水江河中。分布范围 分布在贵州,云南,江西,福建,长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綦江,琼江,御临河,龙溪河,赖溪河,小安溪,淮远...
卵形双菱藻 卵形双菱藻(Surirella ovata)生长于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形态特征 细胞不扭曲。壳面两端对称。壳面具明显翼状突起。生长环境 生长于淡水江河中。分布范围 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嘉陵江,琼江,御临河,龙溪河,赖溪河,小安溪,笋溪河,壁南河,五布河,淮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