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墓葬区俯拍图。 新华社郑州4月25日电(记者桂娟 李文哲)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这只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蚕,造型与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蚕雕背部凸起,头昂尾翘,呈绷紧的“C”形姿态,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 出土于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的牙雕蚕,距今已有5000多年。郑州市文物考古...
然而,尽管这些宝贵的考古证据揭示了丝绸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熠熠生辉,但仍有一系列未解的谜团没法解释。比如,那些出现在古代遗址中的蚕,究竟是野生采集还是已经被成功驯化?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一枚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牙雕蚕。这颗小小的艺术品,尽管只有6.4厘米长、不足1厘米宽、0.1厘米厚。但是这枚国宝...
双槐树遗址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或者是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史的起点。5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巩义双槐树遗址,看现场,听研究员讲牙雕蚕、北斗九星、三重环壕、一门三道等与五千年前华夏文明的故事和渊源。 这里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5月13日上午,记者站在巩义河洛镇双槐树村高台之上向远处望...
“双槐树遗址出土的这枚牙雕蚕,是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长6.3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度仅有1毫米,是仰头吐丝状的成熟家蚕形象,也是目前我国最早的蚕雕艺术品。”汪旭介绍说,它的出土为我国的养蚕缫丝文化起源提供了依据。 据汪旭介绍,不同于其他的野蚕和柞蚕(半野蚕),家蚕的体型较胖,吐得丝也较柔软,可以更好地制...
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推荐 已经到底了 郑州双槐树遗址 牙雕蚕出土见证五千年前中华文明央广网 发布于:北京市 2022.06.24 17:15 分享到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
在距今5300年左右的河南双槐树遗址中,出土的骨质蚕雕艺术品—牙雕蚕,其形状符合家蚕的生物特点;在距今4000多年的浙江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家蚕丝线、丝带和绢片。以上考古发现与“嫘祖养蚕缫丝”的远古传说,可以相互印证的是( )A.远古传说中的螺祖确有其人B.中国的农桑文明已经开始C.中国是纺织业的唯一发源地D....
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河洛古国”——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该遗址中发现一件呈现吐丝姿态的骨雕刻作品——牙雕蚕(如图),显示了5300多年前中原地区的农桑文明形态。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吐丝的家蚕所处的时期是( )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相关知识点: ...
1.从图一可知,双槐树仰韶时代晚期的牙雕艺术品应为桑蚕,即家蚕造型。 2.双槐树牙雕桑蚕背部的造型不是桑蚕解剖学角度的分节,不过与桑蚕实际视觉造型非常相似。 3.双槐树牙雕蚕应有桑蚕常见的“尾角”,可惜已残。“尾角”在不同时代的陶、铜质地的蚕造型中常常予以表现。
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雕刻得十分精美,蚕的整体造型呈现C形姿态,腹部凹进去,而头和尾翘起来。从造型上看,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只正在吐丝阶段的家蚕,因为蚕宝宝要吐丝的时候,头会不停地摆动,头部和尾部的肌肉也会来回伸缩,一段时间过后,会由C形,变成S形状,最后成为8形。
但是其中最写实、最直观的蚕宝宝形象,是…… 这是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它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是一只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蚕。它雕刻精美,惟妙惟肖,蚕身背凸腹凹、头昂尾翘,呈绷紧着的C字形,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