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这个字不用说了,多数是以山名来直接命地名。比如四川屏山,就是因为县境内有一座翠屏山。河北盐山县,就因为县境内有一座山叫盐山,这里产盐。安徽砀山县,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说: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不过现在这座山已经改名了。山名的变化本身也说明了历史的久远。中国的很多山名,会随着时间的...
因县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而得名。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2.皋兰:县名。因县地处皋兰山北麓而得名。清乾隆三年(1738年)设皋兰县,始有皋兰县名。3.永登:县名。永登县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前凉时期,后几经易名,1928年恢复永登县名。因地处河西干旱区,意含祝愿五谷永远丰登之意。 4楼2012...
柘城县 柘城县:秦朝时筑城设县,因境内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自古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隋朝时定名“柘城”。 睢县 睢县:因此地有睢水河,称“睢州”,后历经几次废立,易名“睢县”。 宁陵县 宁陵县:春秋时为宋国之“宁邑”;战国时属魏国,魏安釐王将他的弟弟魏无...
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原平县,属太原郡,东汉建安十五年移置为云中县,属新兴郡。建安十八年复原平县,属雁门郡。三国时仍为原平县,属雁门郡。其县治所在地一直在今原平镇,故称原平。西晋永嘉末侨置县治于崞阳城(今崞阳镇),遂改原平为崞县。建国后1958年12月又将县治移至今原平镇,其县名亦恢复为原平...
铜鼓县 县城东边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称为"铜鼓石",铜鼓县名因此而得。 九江 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 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
宝鸡:秦时因其境内有陈仓山,故而设置陈仓县。唐至德二年(757年),以“昔有陈仓宝鸡鸣之瑞”而改陈仓为宝鸡。相传陈穆公时,陈仓人发现两位仙鸡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这两位神童后来一个飞至南阳,一个落至宝鸡,人称陈宝。宝鸡市管辖的区有3个,即金台、渭滨和陈仓。其中,金台区得名与区内...
同属徽州的祁门,亦是与山有莫大的缘分,县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 位于大别山区的古南岳天柱山,可谓是冠名专家,自古以来它拥有天柱山、潜山、皖山等多个名字,汉武帝封其为“南岳”,于是一南一北分别诞生了潜山、岳西两个市(县)名,殊途同归,都是天柱山的孩子。
首先是祁阳,得名于祁山之南。在三国东吴孙亮太平二年(257年),在泉陵县基础上分出祁阳县和永昌县,因地理位置而得名祁阳。其次是零陵,古名泉陵县,于589年改为零陵县。零陵得名于舜帝葬九疑的地方,《史记·五帝本纪》中载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道县的来历始于秦始皇二十六...
春秋战国时期,安福地区属吴、越、楚,设有两个县——安平、安城;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将安城、平都置安城郡,治所在今天的平都镇;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安城郡为县,平都并入安复县;没过多久,安复县改为安福县,安福县名由此沿用至今,寓意平安祥瑞。 有些地名蕴含历史故事 地名中除了暗含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