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去国帖》不仅是一件书法艺术的珍品,更是宋代文化繁荣的生动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编辑:魏吕娟审核:侯燕
《去国帖》乃辛弃疾之佳作,其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弃疾自秋初去国,倏忽见冬,詹咏之诚,朝夕不替。第缘驱驰到官,即专意督捕,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坐是倥偬,略无少暇。起居之问,缺然不讲,非敢懈怠,当蒙情亮也。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驰。右谨具呈。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点刑...
《去国帖》,宋,辛弃疾书,纸本,册页,纵33.5厘米,横21.5厘米,行楷书,10行,110字。 《去国帖》释文: 弃疾自秋初去國,倏忽見冬,詹詠之誠,朝夕不替。第缘驅馳到官,即專意督捕,日從事於兵車羽檄間,坐是倥傯,略亡少暇。起居之問,缺然不講,非敢懈怠,當蒙情亮...
《去国帖》为辛弃疾仅存的墨迹珍品,纸本,册页,纵33.5厘米,横21.5厘米,行楷书,计10行,110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帖鉴藏印钤“杨氏家藏”“原素斋”“松雪斋”“琳印”“海印居士”“黄琳美之”“休伯”“项元汴”诸印,以及“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南韵斋印”“莲樵成勋鉴赏书画...
而辛弃疾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非常少,目前仅有一件手札墨迹《去国帖》。辛弃疾《去国帖》,纸本,册页,行楷书,纵33.5厘米,横21.5厘米,共10行110字,此帖书法中锋用笔,点画尽合法度,中锋用笔,点画规矩,书写流畅自如,浑厚沉婉,笔意略显苏黄遗规,全文无豪纵恣肆之态,于圆润爽丽中见挺拔方正之气象,...
代表作品有:《去国帖》等。南宋文学家辛弃疾《行楷书去国帖》赏析 此作品为纸本,横21.5厘米,高33.5厘米,共10行,110字,行楷书,现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整幅作品布局严谨,字迹清晰,中锋用笔,点画规矩,书写流畅自如。在圆润爽丽之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气象,展现出辛弃疾独特的书法风格。《去国帖》作为酬...
此帖《去国帖》是《宋人手简册》中一页。文中“秋初去国,……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是指辛弃疾在江西提刑任平“茶寇”赖文的一次政事。 据《孝宗本纪》所载:“淳熙二年六月,以仓部郎中辛弃疾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讨捕茶寇。” 另据《宋会要》所记:“淳熙二年润九月二十四日,上谓辅臣曰:江西茶寇已剿...
《去国帖》全文如下:弃疾自秋初去国,倏忽见冬,詹咏之诚,朝夕不替。第缘驱驰到官,即专意督捕,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坐是倥偬,略无少暇。起居之问,缺然不讲,非敢懈怠,当蒙情亮也。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驰。右谨具呈。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札子。...
《去国帖》全文如下:“弃疾自秋初去国,倏忽见冬,詹咏之诚,朝夕不替。第缘驱驰到官,即专意督捕,日从事於兵车羽檄间,坐是倥偬,略无少暇。起居之问,缺然不讲,非敢懈怠,当蒙情亮也。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驰。右谨具呈。”《去国帖》为酬应类信札,是《宋人手简册》中一页。...
这篇《去国帖》来自《宋人手简册》,其中“秋初去国”描述了辛弃疾在江西提刑赖文领导的政事中的一幕。据《孝宗本纪》记载:“淳熙二年六月,以仓部郎中辛弃疾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讨捕茶寇。”此外,根据《宋会要》的记载:“淳熙二年九月二十四日,皇帝对辅臣说:江西的茶寇已经剿灭,辛弃疾做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