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些珍贵“史料”,厦门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综合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的轨迹跃然眼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的支线小港蝶变为世界排名第十四位的集装箱干线强港,成长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更是厦门“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底层优势和竞争优势。日前,陈廷枢带着老照片与...
20世纪30年代初繁忙的厦门港。载客小舢板穿梭其间,民居密集,货栈、码头宛然在目#老照片里的旧时光 #历史影像 #厦门港 #厦门旧影 - ☆鲁先飛づ于2024070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1.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清光绪年间,登顶鸿山之巅眺望厦门港沙坡尾一带。#老照片 #城市记忆 #历史影像 - 紫日于2024051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0.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根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大批疍民从九龙江流域来到厦门岛西南隅的厦门港,以捕鱼或造船为生。厦门疍民形成了许多追求生活、发展生产、祈延生命、敬仰神灵的独特风俗习惯,形成了海洋社会独特群体的民俗风情,厦门疍民习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阮月云此次向本报提供的老照片,就是她母亲18岁时身着...
明代,海上贸易、渔业的兴盛,厦门港的优势渐渐取代了原先的 月港。厦门的造船业随渔业活跃而兴盛,集中在沙坡尾一带。沙坡尾 就在这一时期,开始了迈向辉煌的起点。 看着这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多少感悟到了它昔日的繁华昌盛。 今天,厦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前茅,而承载着厦门港口历史 印迹的沙坡尾却在风华淡...
▲至于为何说明这块石头就是打石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张1954年以前从日光岩或者虎头山拍摄的厦门港老照片(太多了)和现在作一个同角度对比,因日光岩和虎头山顶部面积小,几乎零误差,然后借助通过卫星图把线条画出来,沿线的参照物都会在一条线上,包括打石字。
1873年,约翰.汤姆逊出版《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的鼓浪屿图片,在书中对厦门港有详细的描述,包括厦门历史,地理以及风土人情,照片中这块巨形花岗石,中国人称为“鹿耳石",反映厦门港坚硬的土质条件。 八、番仔球埔 1872年美国驻厦领事李仙得,曾向鼓浪屿本地人租了岩仔山脚9块地,经整合改造种上多年生耐踏草植被,供...
清代厦门港明信片 收藏 价格: ¥450 品相: 9品 数量: 1件 运费: 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销售总量: 件 销售总额: ¥0元 浏览量: 0 品种:老照片 统一编号:se68394402 店内编号:33 属性: 风光建筑照,清朝 ,,,黑白 ,,4.1-6寸, ,,, , 简介:品相如图,不还价。
厦门日报 买下12张厦门老照片,竟花费近13万元!近日,厦门收藏爱好者陈亚元从国外网站高价买下12张蛋白老照片。据介绍,这些照片拍摄于19世纪70年代,记录了当时厦门的赛马场、停泊着船舶的厦门港、鼓浪屿番仔球埔等场景。 这些照片有什么特殊价值?为什么要买下它们?陈亚元说,作为一个鼓浪屿人,收藏与厦门有关的老物件...
玉沙坡位于厦门港的海岸线,是一个月牙形的海湾,分沙坡头、沙坡尾。“环抱如带,沙长数百丈,上容百家,税馆在焉。风水淘汰,毫无所损……”清乾隆《鹭江志》是这么描述玉沙坡的。 拥有最原始的渔港风情 清同治年间,沙坡尾还只是厦门港的一处沙滩,避风坞的雏形可见,面积大约是今天的3倍大。通过石桥进入港湾,内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