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纳米研究院 吴炳辉 教授 吴炳辉,于2006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13-201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员。2017年,加入厦门大学。研究方向涵盖能源、催化及生物化学领域的先进功能材料开...
吴炳辉 副教授 电话:(86)1380-6030-875 邮箱:binghuiwu@xmu.edu.cn 办公地址: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文宣楼B503室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7.09-至今 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教授 2017.01-2017.09 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 ...
创新点:厦门大学吴炳辉和合作者利用量子点材料进行界面修饰,大幅提升了以氧化镍纳米颗粒作为空穴层的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这一策略在光伏模块组件和半透明光伏器件中也有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双八五稳定,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创新点:厦门大学吴炳辉和合作者利用量子点材料进行界面修饰,大幅提升了以氧化镍纳米颗粒作为空穴层的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这一策略在光伏模块组件和半透明光伏器件中也有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双八五稳定,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无机空穴材料,无后处理氧化镍纳米颗粒,钙钛矿量子点 氧化镍是一种颇具潜力的...
2013.09-2016.10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后 2012.09-2013.08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研究助理 2006.09-2012.09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理学博士 2002.09-2006.07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理学学士 研究兴趣与领域: 1. 太阳能电池 ...
近日,厦门大学郑南峰教授、吴炳辉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报道了一种通过硫化将ZnO表面转化为ZnS的简单有效的策略,并用于钙钛矿太阳电池。并在J. Am. Chem. Soc.上发表了题为“High-Efficiency, Hysteresis-Less, UV-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Cascade ZnO−ZnS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的研究论文。ZnO-...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吴炳辉 厦门大学 / 科研之友号:11047837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0 项目 53 成果 1142 阅读 0 下载 2900 被引 23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近日,厦门大学郑南峰和吴炳辉教授团队的AMR述评文章“Optimizing Solvent Chemistry for High-Quality Halide Perovskite Films”在线发表。文章深入剖析了湿法加工钙钛矿多晶薄膜中晶体生长、相变及表面处理的关键过程,从化学角度全面阐述了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的溶剂选择策略,为优化钙钛矿薄膜制备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