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原穴:太渊(腕...
原穴: 1.每条经脉都有一个原穴,共12个。 2.原穴位置通常靠近手腕或脚踝。 3.原穴被认为与脏腑气血直接相关,常用于调节内脏功能。 络穴: 1.络穴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上共有15个。 2.它们连接主经和表里关系的经脉。 3.络穴常用于治疗两经之间的病症及全身性问题。 输穴: 1.输穴包括井、荥、输、经、合...
首穴极泉,末穴少冲。 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原穴:神门(腕横纹R侧端) ●络穴:通里(前臂掌侧,挠侧缘,腕横纹上1寸) ●输穴:神门(腕横纹R侧端)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15点):从手...
原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脏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 络穴 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二经脉的络穴位...
胃原冲阳脾太白,大肠合谷肺太渊; 小肠腕骨心神门, 膀胱京骨肾太溪; 三焦阳池包大陵, 胆经丘墟肝太冲。 二、络穴 俗话说:“久病入络”。络穴是治疗慢性病的要穴首选,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脾有公孙和大包两个络穴),合称十五络穴。
1、原穴12、络穴15个要记牢 原络配穴法经脉肺经大肠胃经脾经心经小肠膀胱肾经心包三焦胆经肝经任脉督脉脾之大络原穴太渊合谷冲阳太白神门腕骨京骨太溪大陵阳池丘墟太冲络穴列缺偏历丰隆公孙通里支正飞扬大钟内关外关光明蠡沟鸠尾长强大包一、原穴,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在人体的腕、踝关节处各有一个原穴...
1、阴经井荣俞经合的穴性:木火土金水。2、阳经井荣俞经合的穴性:金水木火土。3、阳经比阴经多一个原穴。【补】阴经以输穴为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的穴位,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能安平五脏。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故称“十二原”。(三)络穴:联络其他经脉阴经和阳经...
● 原穴:冲阳(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 ● 络穴:丰隆(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之横指) ● 输穴:陷谷(足背第2、3跖趾关节后凹陷中) 足太阴脾经(巳时:9-11点):从足走腹 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五腧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
是元气在五脏六腑贯注、经过、留止的腧穴,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 十二条正经在腕关节或踝关节处各有一个原穴。 络穴 是络脉在本经分出不同的输穴。 释义:高速上的加油站 输穴 脉气至此已较强盛,如水流能注输于深处。输穴多分布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