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语意】原宪向夫子请教关于耻的问题 。夫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可为...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 【白话】原宪向孔子请教什么是羞耻。孔子说:“g.家有道,可以领俸禄;g.家无道而领俸禄,这就是羞耻。” 【思考之一】原宪其人?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原宪,宋人,字子思,少孔子三十六岁。清净守节,贫而乐道。孔子为鲁司寇,原宪尝为孔子宰。
原宪问耻:邦有道与邦无道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耻辱。孔子回答说:“国家政治清明时,做官吃俸禄;国家政治混乱时,还是做官吃俸禄,这就是耻辱。” 📚 原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做官吃俸禄;在国家政治混乱时,还是做官吃俸禄,这...
《论语》14.1原宪问耻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1 说文耻辱互训。 统而言之,耻辱皆羞也; 分而言之,辱在身,耻在心。 故耻本作恥。 辱可抑恶;耻可扬善。 辱生于惧成于愧;恶心易发,知辱而止; ...
原宪问耻问仁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原宪问老师什么是可耻,孔子回答说,如果在政治清明是做官拿俸禄却不做真实贡献那就是耻;当政治混乱、国家无道时却同流合污时这也是耻。就是当形势好的...
原宪问耻:孔子如何看待仁与耻? 原宪,一个出身贫寒却安贫乐道的孔子弟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可耻。孔子回答说:“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出仕为国家做贡献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如果还想着当官发财、谋求俸禄,那就是可耻的了。” 原宪又进一步问:“如果一个人不争强好胜、不炫耀自夸、不嫉妒怨恨、不贪婪,这样...
论语微阅读 | 宪问:原宪问耻---学礼堂专栏 《宪问》第十四 《宪问》是《论语》第十四篇的篇名,共计四十四章。此篇以讨论历史人物为主,如对子产、管仲、晋文公、卫灵公等,皆有评介,兼及讨论为政、为学、德行等事。 宪,孔子弟子,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穀,指当时的俸禄。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字面解释:宪 问耻(宪: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子曰:“邦有道,谷(俸禄);邦无道,谷,耻也。”“克(好胜)、伐(自夸)、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
论语微阅读 | 宪问:原宪问耻 《宪问》第十四 《宪问》是《论语》第十四篇的篇名,共计四十四章。此篇以讨论历史人物为主,如对子产、管仲、晋文公、卫灵公等,皆有评介,兼及讨论为政、为学、德行等事。 宪,孔子弟子,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穀,指当时的俸禄。
(2018·临沂质检)《论语》中写道,孔子弟子原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俸禄)。邦无道,谷,耻也。”孔子还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