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论.故选:D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本题考点:原子的核式结构. 考点点评:熟悉基本的物理学史,掌握主要的...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由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他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α粒子在穿过金箔时大角度偏转,与汤姆生的原子枣糕模型不符。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即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此...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的。他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观察到α粒子在穿过金箔时发生了大角度偏转,这一现象与当时流行的汤姆生的原子枣糕模型不符。于是,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即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而电子则在核外绕核旋转。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是20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1909年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这个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一现象表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基于...
百度试题 题目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谁提出的? A.汤姆生B.卢瑟福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的。他在1911年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即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有的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根据这个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
卢瑟福是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第一代罗瑟福男爵,是一位新西兰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在原子结构的理解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被誉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奠基人。在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金箔散射实验,这一实验不仅证实了原子内部存在一个密集的正电荷核心,即原子核,而且还...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提出的。欧内斯特·卢瑟福(英语:Ernest Rutherford,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迈克尔·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
小编这次整理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谁提出的,关于高中物理知识,同学们要做好小笔记喔,以便查阅~ 高中物理作为2个可选科目之一,十分重要,学而思1对1为您提供了高中复习资料,点击即可领取 卢瑟福。 以上是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谁提出的,同学们需要更多学习资料请点击链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