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 理论的详解 常温下的气体原子行为就象台球一样,原子之间以及与器壁之间互相碰撞,其相互作用遵从经典力学定律;低温的原子运动,其相互作用则遵从量子力学定律,由德布洛意波来描述其运动,此时的德布洛意波波长λdb小于原子之间的距离d,其运动由量子属性自旋量子数来决定。我们知道,自旋量子数为整数的...
当温度足够低时,原子的德布洛意波长与原子之间的距离在同一量级,这时物质波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其性质由一个原子的波函数描述(图1c);当温度为绝对零度时,热运动现象消失,原子处于理想的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图1d)。 玻爱冷凝态提出70年之后,1995年,实验室利用碱性原子形成了冷凝态。由于它是一种...
当温度为绝对零度时,热运动现象就消失了,原子处于理想的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 也就是说 这种情况下,原子就静止了吗,就不做无规则运动了吗? 答案 是的,理论上是的,因为M(v)2=3RT,M为相对分子量,v为分子运动速度,T为热力学温度,R=8.314,当T=0K时,v=0 相关推荐 1 当温度为绝对零度时,热运动现象就消...
就会使吸引力变为排斥力,因此需要用射频场来控制原子磁极的反转。但是在囚禁阱的中心电磁场为零,这就不能控制原子自旋态(磁极)的变化。为此,埃里克·康奈尔采用旋转磁场装置使原子始终不能达到磁场为零的位置,以达到控制原子自旋态的的目的,从而在1995年的6月实现了37Rb的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这一过程的最终目标。冷却后的原子会被磁场和激光构成的磁-光囚禁阱所束缚,接着在阱中,科学家们通过蒸发冷却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温度,将高温原子逐个排除。在囚禁阱的边缘,磁场强度较大,通过调整控制原子磁极的射频场频率,可以逐步将高温原子排出,从而达到冷却的目的,就像茶水在...
首先,实验开始于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形成之前的阶段,此时原子云背景中热运动明显(见图1)。随着实验的进行,当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逐渐形成,背景中的热运动逐渐被球形对称的冷凝态区域所取代(图2)。到了第三个阶段,几乎所有的原子都进入了冷凝态,形成鲜明的不对称峰图,反映了动量波函数的特性,这...
科罗拉多大学JILA研究组的实验结果显示,囚禁阱中排出的原子云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过程俯视图,左下图为侧视图。图形为吸收图,通过共振激光照射原子云而用CCD摄取原子云的阴影(下同)。第一个图为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形成之前,第二个图为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形成之中,背景为热运动,第三个图为几乎...
两个研究团队,JILA和MIT,都通过实验成功验证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理论预测。JILA的研究采用了一种创新方法,通过冷却其中一个样品,再让它与未冷却的样品相互碰撞,形成了两个冷凝态,从而再现了理论上的现象。他们的实验结果强有力地证实了理论的精确性。MIT的研究组则采用非共振光成像技术,实现了...
碱性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与“原子激光”——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