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并非静态实体,它们会根据能量状态展示出各种形状。形变共存指的是原子核在接近同一能量水平时可以采用多种形状。本研究聚焦于铅-190(190 Pb)原子核,该核以丰富的形变共存现象著称。研究人员旨在直接测量并表征该核接近基态时的三种不同形变——球形、扁球形和长球形。方法:三大先进技术的结合 为了达到这一...
对理论家而言,原子核是研究量子多体问题的天然实验室,其中存在很多像结团化效应这样的奇特现象。我们期望对原子核结构的研究也能带给我们对量子多体现象新的洞察。特别是近年来新的实验设施的建造,使我们能够研究之前难以触及的、核素图的边界区域,如极不稳定的超核、奇特核...
1、原子核内的每一个核子都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一个粒子态仅可以填入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 2、原子核内的每一个核子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本体系下的独立运动粒子,他们在平均场中运动。 3、在不考虑剩余相互作用时,原子核内的平均场是由其他核子共同产生的,目前阶段认为这样的平均场是一个中心力场加上强自旋-...
由于形变的存在,原子核失去了完美的球对称性,这使得我们可以给它定义一个特定的取向,从而研究其转动特性。 原子核奇异形状为研究复杂量子关联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同时其对转动对称性的破坏,与转动的紧密联系,对原子核性质结构的进一步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核形变与哈密顿量转动不变性的矛盾 哈密顿量的转动不变性与...
原子核四极形变的 python 可视化 把原子核当作液滴,讨论较小的形变,经过一系列处理,可以用公式处理: R=R0{1+β√516π(cosγ(3cos2θ−1)+√3sinγsin2θcos2ϕ)}.R=R0{1+β516π(cosγ(3cos2θ−1)+3sinγsin2θcos2ϕ)}....
原子核形变模型,包括: 单元球,包括球体及其表面上设置的沿球径延伸的插孔,插孔的盲端粘接有位于孔内的衔铁,插孔的孔壁上设有围绕在孔腔周围的工作线圈,工作线圈依次串接有位于球体内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电源,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触发部位于球体表面上,电源为可拆连接在球体上设置的电池仓内的蓄电池;以及 ...
(1)回顾和总结前人对高自旋和高同位旋原子核形变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不足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2)基于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力和对称能模型,构建高自旋和高同位旋原子核的形变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探究原子核的形变和运动规律,理论上预测一些未知的原子核结构特征。 (3)采用现代核物理实验技术,如核...
《原子核八极形变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是依托北京大学,由张双全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专项基金项目。项目摘要 在核物理研究中,尤其是在重核与超重核的研究中,原子核的八极形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原子核结构性质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包含反射不对称自由度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已逐步...
原子核的高自旋态与超形变 § 8.7 原子核的高自旋态与超形变§ 8.8 原 子核的非核子自由度 涉及到原子核结构的介子和夸克自由度,可视为是传统核 物理与粒子物理的交叉。 1.电子散射与 EMC 效应 按至今为止的认识,电子仍 然是一个点粒子,而且电磁相互作用可以在量子电动力 学的框架下精确计算。因此,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