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它在后世拥有了姓名——厚趠方鼎。 厚趠方鼎在宋代即已著录,流传保存至今,实属罕见。宋代薛尚功在《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就有著录。从著录可知,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曾经收藏过此鼎。 厚趠方鼎后归李鸿章家族后人收藏家李荫轩先生,得以躲过日寇掠夺,并按李荫轩遗愿,入藏上海博物馆。 宋末战乱频仍,传世的青铜...
内壁有铭文五行三十四字:”唯王来各于成周/年。厚趠有(馈)于/溓公。趠用作氒/文考父辛宝尊/。其子子孙永宝。” 三千年前,一位西周贵族厚趠受到溓公馈赠,因以作鼎,作为他父亲父辛的祭器,并希望子子孙孙能永远珍爱。 这件鼎在地底沉睡,直到宋朝再次醒来。自它再生之日起,就被视若珍宝,在《历代钟鼎彝器...
厚趠方鼎,一件来自西周昭王时期的青铜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东馆,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珍品。这件方鼎的“趠”字读音为“chuō”,古代同义词为“踔”,意为超绝、特出,也有远走之意。厚趠方鼎是一件饪食器,其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至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条细长柱足,四隅有棱脊。腹四壁均饰有兽...
这种造型的饕餮纹及鼎,我曾在不同的地方见到过好几次,徐州季子挂剑台前的石鼎即是其一。 另,前天看到南京农业大学教学区路口的那个鼎,也是完全模仿厚趠方鼎的,如下图: 另,东南大学百年校庆鼎也是模仿厚趠方鼎的,如下图: 南京师范大学的鼎,也同样模仿厚趠方鼎,如下图: 河海大学的鼎,如下图: 大盂鼎、大克...
厚趠方鼎的铭文厚趠方鼎的铭文 以下是部分厚趠方鼎的铭文内容: “唯王来各于成周年,厚趠有馈于濂公,趠用作氒文考父辛宝尊,齐鼎其子子孙孙永宝,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铭文内容可能会因鼎的保存状况、历史事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您咨询历史学家或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件来自西周早期的国宝级青铜器——《厚趠方鼎》。这件大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件方鼎的尺寸为:通高21.3厘米,口部纵长13.3厘米,口部横长17.4厘米,重2.4公斤。其口沿较宽且外折,上立两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四隅置棱脊,平底,下置四条细长柱足。
第11期 厚趠方鼎 VIP 2024-10-21 第12期 烟江叠嶂图 查看全部 注册/登录 请登录后购买,享受不同设备会员权益 立即登录 VIP会员 手机/平板/电脑均可使用 SVIP会员 VIP会员+电视端可看+SVIP剧场 首3月特惠 连续包月 ¥10 ¥25 会员日·首年特惠
奇珍异宝-厚趠方鼎 这件青铜方鼎,四壁装饰兽面纹,兽面的双角下垂,尖端又作勾曲形上卷,这种构图的角部占了兽面纹的主要地位,在西周早期的兽面纹中极为少见。相貌特别,身世传奇。周身饰满兽面纹,又野又甜。威严中带着天真,粗犷又不失精美。
厚趠方鼎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通高21.3厘米,口部纵长13.3厘米,口部横长17.5厘米。铭五行33字,重文二。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铭文: 隹王來各于成周年,厚趠又價于濂公,趠用乍氒文考父辛寶尊,齐鼎其子子孫孫永寶,朿。 辛丑冬月 石其村叟書。
在深圳博物馆的“钟鼎铭盛世”青铜大展中,一件来自西周昭王时期的厚趠方鼎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件青铜器由李荫轩、邱辉夫妇捐赠,鼎身上布满了巨大的兽面纹,是兽面纹爱好者的福音。厚趠方鼎最早见于《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是宋代已有记载并留存至今的青铜器之一。它的发现,不仅展示了西周时期的工艺水平,也为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