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代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
中国现代戏曲史研究专家吴晓铃在戏曲文献集成著作《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的序中指出:“中国戏剧从它形成的那一天开始,就具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它在选题取材方面以历史故事最为丰富。”戏曲历史剧创作自古至今绵延不断,古代戏曲中历史戏几乎近半;京剧传统剧目中历史戏更是十占七八,陶君起编著《京剧剧目初...
戏曲舞台应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深邃的思考反映这段历史中党和人民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艰苦卓绝斗争,呈现出哲思的厚度,给予当下以启迪。这就不能满足于对事件的简单铺陈、为主题的直白代言。不妨向内心的开掘深些、再深些,把剧中人对生命本质的体悟、于历史处境中的抉择等内在逻辑表达得更生动丰满、更耐人寻味,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史戏曲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进,演绎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和传统的剧种。本文将为大家呈现一个中国历史戏曲年表,通过对每个时期的概括和戏曲发展的重要事件进行回顾,带领读者领略中国戏曲的千年魅力。 1.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戏曲的起源时期。这个时期戏曲主要表现为...
清代地方戏的剧目数量之巨,堪称历史之最。史料载:1956年全国第一次戏曲剧目统计时,统计出传统戏曲剧目共51867个,属清代地方戏的剧目、剧本有上万个。清代地方戏多为出身于农民或农村的手工业者、城市社会底层的艺人集体创作出来,所以就形成了清代地方戏贴近民众的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清代地方戏主要是根据...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戏曲历史故事。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戏曲剧目之一,以爱情故事闻名于世。故事讲述了白素贞和许仙之间的爱情,尽管经历了种种困难和磨难,但他们最终战胜了一切,真诚的爱情战胜了一切困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爱可以战胜一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相互信任和支持,就能够跨越一切难关。 《...
随着历史的变迁,戏曲文化不断进步,练就了中国国粹,名扬四海,成为中国立于世界的一个标杆。一、古代戏曲的演变 1、商周时期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以前,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化就有了萌芽。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庆祝取得的成果或者是氏族的胜利,就会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成功的喜悦。商周时期,诞生了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傩戏...
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千年历史中一道亮丽景观 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孕育出的一道亮丽景观,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它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戏...
宋代,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成熟的戏曲样式——南戏成熟于浙江沿海一带。温州一带被称为南戏的发源地,南戏还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曲戏文等多种名称。早期的南戏作品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王焕》《乐昌分镜》《张协状元》等。 元代戏曲 元杂剧:金末元初,元杂剧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