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采看来,人生需要历史。根据需要的不同、历史可划分为纪念性、怀古性、批判性三种。纪念性历史属于积极努力的人,他有伟大志向,需要有榜样、模范来激励,但在同时代人中又找不到,所以他只能诉诸历史;怀古性历史属于保守敬畏之人,他对历史充满敬畏,而历史对他而言是神圣的,他保存着历史遗留的东西,并把它们传给后...
《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是《不合时宜的考察》的第二部分。书中,尼采转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对于历史的认识,把历史与人生联系起来,明确地指出只有促进人生的历史才是人们需要的。 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的创作者· ··· 尼采作者 作者简介· ··· 尼采(1844
尼采对于大众的革命(或遗忘过去,或批判过去)是不信任的,大众没有裁判过去的能力。在尼采看来,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出巨人,而历史记忆的最大贡献就在于连接巨人和巨人的足迹。忘记“高度”(尼采也把它表述为“永恒”)的历史只能是循环的、黑暗的、“世上无新事”的历史,“有权生活的人太少了!大多数的人活着,那...
内容提示: 《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 [德]尼采/著姚可昆/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人对于游牧的动物总是既骄傲又羡慕 一方面他为自己“人类”的身份感到骄傲 另一方面又对动物无忧的生活心生羡慕。这是真实的 动物时而吃草时而嬉戏 什么痛苦也没有 过去对于它们就意味着忘记 而人总是与过去联系着 需要支撑起过去庞大的...
在尼采看来,历史不是由每个人的生命经历构成的,它是英雄人物在瞬间的艺术创作冲动的产物。既然历史本质...
尼采影响最为深远的作品之一,清华历史学者周思成精译详注本。无障碍领略哲学巨人的隐秘深意,详解历史的滥用,解构历史与权威。看历史如何带我们面对生活、思考未来。
在尼采看来“无历史的”、“超历史的”有利于人生有利于激起个人的奋斗创造出美好 的生活。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抛却历史历史在三种关系里属于生者它属于行动 者与努力奋斗者它属于保存者与尊敬者它属于受难者与需要解放者。与之相对应历 史就被划分为三种纪念的、好古的、批判的。对于行动者与努力奋斗者他有着...
《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是尼采《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中的一篇相对独立的短文。提起尼采,人们不禁会问,他就是那个主张“权力意志”,提出“超人理想”和“永恒轮回”,要求“重估一切价值”,并且敢于宣布“上…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简介 讨论 ...
“我憎恨那些只能教训我,但不能丰富或直接激励我行动的一切事”,尼采在本书序言开篇便引用歌德的这句话,由此强调了人在历史面前的能动性,历史应该与人生联系,为实现人生目标所用。这样一种新的历史视角认为只有服务于人生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尼采首先提出了对待历史的三种态度,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