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柱高度:殿堂型内外柱同高;厅堂型内高外低,内柱上升到屋顶。 天花、藻井:殿堂型大多施天花、藻井;厅堂型大多不施天花、藻井。 平面形式:殿堂型有四种定型平面形式:单槽、双槽、金箱斗底槽、分心斗底槽;厅堂型建筑不规定定型平面。 斗棋结构:殿堂型建筑斗棋的结构机能较强;厅堂型斗棋分散于外檐和主梁的节点...
《营造法式》所载19种厅堂木构架可以分为五组:1、十架椽屋——有三柱、四柱、五柱、六柱共五式,外檐斗棋均四铺作,不用昂(图2、八架椽屋——有三柱、四柱、五柱、六柱共六式,除一例为六铺作用昂外,其余均四铺作,不用昂3、六架椽屋——有三柱、四柱共三式,均四铺作,不用昂4、四架椽屋——...
• 厅堂案例:1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782:是唐式建筑,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2 福州华林寺大殿:五代963,斗栱七铺作,长江以南最古木构建筑。3宁波保国寺大殿1013:比《营造法式》(1103)早90年,内有圆藻井,瓜楞柱,江南井字架厅堂。4元妙观三清殿,宋1015。5 佛光寺文殊殿 ,金1053,北式厅堂。6 华严寺(上...
比如善化寺大雄宝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殿堂式与厅堂式的结合 🏛️有些建筑兼具殿阁式和厅堂式的特点,比如太原晋祠的圣母殿。整体为厅堂式构造,但上层构架分层明显,带有殿阁式的特征。这种结合使得建筑既美观又稳固。总的来说,厅堂式木构架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许多建...
《营造法式》主要涉及的是宋代的官式建筑,以抬梁式为主。根据书中的记载与现存的实例,抬梁式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木构架有两种:殿堂式(殿阁式)与厅堂式。其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往往采用殿堂式。 佛光寺大殿剖面图 一、殿堂型: 殿堂型:殿堂型是一种层叠构架,也就是由几种层次分明的木构部分在垂直空间里向上叠起来。
🏛️ 探索古建筑的奥秘,我们今天来聊聊殿堂式和厅堂式屋顶的区别。🌿 建筑特色 木构架主要有三种类型:殿堂、厅堂和柱梁型。1️⃣ 殿堂结构形式:主要见于北方,以抬梁式构架为特点。它的主要特征包括: 有明确的铺作层,分为屋架层、铺作层和柱网层。
古代的客厅即“厅堂”,“高堂”指高大的厅堂,“中堂”指正中的厅堂。中国传统家居布局中,“厅堂”的地位至高无上,它既是家族的脸面,又是主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传统的家具布局中,厅堂布局也最为讲究、最为严格。大户人家的厅堂,讲究严格有序,中规中矩,以正厅中轴线为基准,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
苏州园林建筑系列之厅堂-狮子林 门厅。狮子林的门厅,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四界,座落于花岗石台基之上,于正间阶沿前,设三级与正间同宽的通长踏步,踏步两侧为菱角石。入口大门设在正间脊桁之下,门为将军门做法。门之上方为额枋,枋上正中悬挂红底 - 苏州古建侯老师
厅堂型的铺作层不明显,斗拱分布于外檐和室内梁柱节点。室内采用彻上明造,即屋顶梁架完全暴露的做法,适用于门楼配殿等次要建筑,也可作为正殿。 官式建筑之外就是所谓的杂式建筑,《营造法式》里面提到了亭榭和余屋这两个概念,亭榭就是我们熟知的园林建筑。一分钟了解中国古建筑中亭子的种类与样式!
苏州园林建筑系列之厅堂—拙政园 远香堂。苏州园林中的四面厅,以拙政园的远香堂最为著名。远香堂位于拙政园中部水池的南岸,是该园的主体建筑之一,周围环境开阔,环以山池林木,四季景色因时而异。堂北设宽敞的临水平台,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夏日凉 - 苏州古建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