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名称是无意中产生的,是批评家对莫奈于1874年首届印象派画展上展出的一幅油画《日出·印象》的贬义评介。他们认为这些画家不会画画,只能画印象。但是印象派画家接受了这词,以后他们的展览就称为印象派展览。他们开始是无名艺术家,他们的画屡遭官方沙龙的拒绝,包括已经很有名气的马奈。印象主义的手法,光和...
印象主义 (impressionism),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姿态登上法国画坛。1874年莫奈创作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路易 •利莱戏称这些画家们是 “印象派”,印象派由此得名。 印象主义在西方美术史上,有两层含...
印象派绘画风格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光影捕捉:印象派画家注重捕捉瞬间光影变化,表现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和质感。色彩运用:印象派画家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来表现画面氛围和情感。笔触技法:印象派画家采用潇洒、自由的笔触,强调画面的动感和生命力。四、对后世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对后世产生...
今年是首届印象派展览举办150周年(历史上先后共举行八场印象派展览,并以1886年的展览作结),法国举行了一连串庆祝活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3月底在巴黎奥赛博物馆开幕的展览“巴黎1874:制造印象主义”。近日,这一展览移师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巴黎1874:印象派时刻”(Paris 1874: The Impressionist Moment)...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
新印象派 亦称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是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19世纪80年代后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他们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是运用科学化的描写法追求对外光的表现。运用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作画。从光学原理看,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
说白了,印象派画家的画不是那么写实,甚至更像是草稿图或者未完成的半成品。这种即兴而作随意停笔的画风,至今依然流行不衰。然而,这个词最初是用来侮辱艺术家的。为了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应该把自己带回到19世纪中叶的法国。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法国艺术界受到官方美术学院的严格控制。学院派认为自己的角色是...
印象派(Impressionism)也称印象主义,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无名画家展览”的举办,是印象派画家们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那年展览上印象派创始人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古典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
印象派 [ yìn xiàng pài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ìn xiàng pài ] 西方的一个重要画派,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法国,因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学院派攻击而得名。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一定贡献。代表画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