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澧作为岭南印学思想的继承者,他看到了当时的流弊,撰写《摹印述》,正本清源,使得古雅淳朴的印风在岭南印坛发扬下去。光绪时期,黄士陵来粤授徒,他带来的黟山印风契合了岭南印坛自明代以来崇尚古雅淳朴的印学审美观,故得以风靡岭南,最后形成“黟山派”。 民国初期,易孺、李尹桑、...
11月6日,经过评审人员历时20多天的远程电子评审,第五届印说岭南•岭南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评审圆满完成。 论文评审工作得到研讨会组委会主任、岭南印社社长曲斌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充分授权,整个评审工作全权由印学学术界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
广州岭南印社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岭南印学研讨会,在中国篆刻界、印学界揭开了岭南印派神秘的面纱。为了全面更好地挖掘和梳理岭南印学、篆刻人物的成果,更进一步与全国同行业增强了解和互动,由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广州岭南印社、岭南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特联合主办第五届印说岭南·岭南印...
第五届印说岭南·岭南印学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今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讲好新时代建安故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区文联拟举办“翰墨盛世·风华建安”建安区书画作品网络展。现面向社会征集书画作品,具体征稿事宜如下: 一、主办单位 建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印说岭南·第三届岭南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暨首届中国印学“颂契成果奖”、“新士励学奖”启动仪式 岭南印社在广州成功举办了首届、第二届“岭南印学学术研讨会” 并出版论文集,引起了全国印学界的广泛关注。今年,适逢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长串闪光的名字,意味着岭南印坛的历史地位和格局,每一个篆刻大家,无不以其自身的学识修养、阅历经历、把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筛滤升华凸显于小小的方寸天地,自成一家。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看到了明中叶特别是晚清以来,岭南印坛出现的可以说是彪炳中国印学史的篆刻大家;民初的岭南印坛,亦成为黟山派的天下...
本报讯 1月10日,由西泠印社、广州市书协、广州市白云区文联共同主办,终南印社、鄱湖印社、岭南印社、山东印社、甘肃印社、岳麓印社、河南印社、南方印社、云南印社、雾凇印社、淮上印社、宁波印社、海南印社、湖上印社、京东印社联合协办,岭南印社、湖上印社承办的印说中国故事——全国印社巡回邀请展(第...
“岭南画派”还存在吗?岭南美术界如何作为?思考与行动一直进行。如果说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的画展《致敬徐渭》是思想层面的一次探索的话,那么广州高致艺术邀请展则是实践层面的一次温和的行动。 琶洲Fan House生活艺术空间艺术沙龙——对我启示二:现代技术大量进入艺术品的装祯装裱装饰过程,高致公司12年实践——凸显了...
“对于篆刻,我一直有一个愿景,杭州有西泠印社,岭南也当有自己的非遗传承印社。”洪老师认为,南方的土壤好,是一个支持艺术工作者发展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理应建立一个于民有利、于社会有益的印社。尤其是篆刻非遗工作的传承和弘扬,于他而言,既是一项快乐的工作,也是一种人生使命。“当一位艺术工作者盖棺定...
岭南印学的成长始末与华夏一脉相承。从清朝“黟山派”的构成到近当代岭南篆刻名家辈出,岭南印学终究自成一派,登上印坛。文帝行玺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躲 源流,始于南越古国 研讨岭南印学,从现有什物印章进手,最早是1983年南越王墓出土的11方笔墨印章。那是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昧的陵墓。印章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