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终于左侧:边款经内侧而结束于左侧,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刻法,但往往在刻较长印款时必须经过仔细的计算,这样才能保证结束于左侧。 2、始于左侧:边款左起经外侧,一侧一侧刻下去,直至结束。边款的这种安排较为合理。 3、成对章:边款一侧一侧连续刻下去,直至结束,最好刻成八面或十面...
壶身陶刻装饰,正面刻“聊以逸兴”,侧钤“惠风和畅,云水襟怀,岁次癸未年金秋,泉海铁笔”;反面刻绘蕉叶、翠竹、鸟儿,笔触古朴,刀法精到,典藏臻品也。3.“泉海”篆体椭圆印 此大品紫砂壶乃谭泉海大师自制自刻之精品,器型简洁素雅,大气宽宏。壶身圆融,溜肩、高颈,平盖阔朗,盖与口子母线吻合严密。壶钮...
在吴云根所制作的紫砂壶上,常见的印款主要为以下这些:1.“阳羡吴制”篆书方印 以紫砂经典器型仿古壶为形,身扁、腹鼓,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壶钮为圆钮,浑圆可爱,二弯流胥出自然,圆圈把匀势而起,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势。壶盖为平盖,形成一粗一细的双线,使此...
► 愙斋印款 在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1895至1901年)间,紫砂壶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特定年代印款——愙斋印款。吴大澄在其收藏的紫砂茶壶上使用这一斋号印款,增加了历史文化的价值。► 范庄农家的传承 自明清时期开始,范家紫砂名家代代相传,将紫砂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涌现出了众多壶艺大师,他们的作品...
曹婉芬印款 1.“曹记”椭圆印 曹婉芬紫砂壶:小报春壶 盖款:“曹记” 采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身饱满,泥好工佳,造型奇特,独具匠心,桃花枝梗做嘴、把、钮,壶嘴三弯流,出水顺畅,枝梗为桥型壶钮。 耳形壶把出处贴塑桃花蔓延于壶身,圈足壶底,枝和节疤布置合理,伸展自然,暗香浮动,老干新枝,争奇斗艳,或含苞、...
唐官印很多,未见有款。宋以后官印多有款,系凿字,以记铸造年月和监制单位,并定方向。如“拱圣下七都虞侯朱记”,背款为“端拱二年四月铸”、“上”,“驰防指挥使记”一印,印款为“咸平三年八月少府监铸方、“上”。明代王冕创用花乳石刻印后,文人刻印者日多,并用于朋友之间馈赠的礼品。印侧署款之风...
从印款鉴别紫砂壶真伪 吕尧臣篇 历代制壶名家,对于壶上钤印都十分讲究,所用印章多为金石高手篆刻,金石刀痕难以完全仿制,且每位陶手的钤印习惯和偏好各不相同,故而,观察壶上钤印是鉴别紫砂壶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吕尧臣,吕氏绞泥法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 第三届),正高级工艺美术师(2005年),1941...
1.“张”字小圆印 一般施用于紫砂壶把梢或盖内气孔附近,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红华”椭圆小印组合钤印。2.“红华”椭圆小印 一般施用于紫砂壶把梢或盖内气孔附近,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张”字小圆印组合钤印。3.“张”字小方印 一般施用于紫砂壶把梢或盖内气孔附近,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红华”小...
“生于乙卯”这个印款,顾景舟是上世纪90年代,才使用的最后一枚印章。 生于乙卯 1993年10月,年近八旬的顾景舟,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情谊,弘扬紫砂陶文化的真谛,应邀赴台湾参加“宜兴紫砂陶精品展”活动。钤印“生于乙卯”的高虚扁壶和双圈壶,参加了此次展览,两壶造型简约、线条流畅、光素无饰,彰显了质朴飘逸的古...
“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印款为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特定年代公司茶壶所用印款,清宣统年间,蜀山潘姓大窑户建立「阳羡紫砂陶业公司」,聘进名工储铭、俞国良、江案卿等烧造高档紫砂茗壶。 壶底钤用大圆章阳文楷书「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出品」印款。分三行,自右向左,与现今自左向右相反。上「阳羡」字款,中「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