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岁时》条记录了当时印度历法。以时极短者叫刹那(ksana),120刹那为一呾刹那(taksana),60呾刹那为一腊缚(lava),30腊缚为一牟呼栗多(muhurta),5牟呼栗多为一时,6时合成一日夜。月盈到满叫白分(又叫白半,白博叉Paksha),月亏到晦叫黑分(又叫黑半,黑博叉)。
印度地区在古代是有历法的,不仅有历法,而且在月方面比较先进。唐朝的时候,中国引进了不少印度天文、星...
古印度历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置闰法和日月位置算法。《吠陀历中的置闰缘由及日月位置推算方法》一文中...
这就是印度农村大平原一年可以收3季,他们可以烧地?印度历法和我们不同为何把一年分为六季?印度的可耕种土地面积极为广阔,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看上去比印度多出不少。但许多高寒、高原、高山地区,大量的沙漠戈壁山谷等,无法种植作物。实际上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只有1.282亿公顷,人均仅有0.092公顷。印度...
古印度的天文学和历法独具特色,早在古代文献如《鹧鸪氏梵书》中,就对一年的划分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种划分方法将一年分为春、夏、雨、秋、冬和寒六个月,另一种则是分为冬、夏、雨三个季节。例如,《爱达罗氏梵书》记载,一年被划分为360日,每个月为30日,但考虑到月亮的实际运行周期,有些...
印度古代还有其他多种历日制度,彼此很不一致。在印度历法中还有 望终月和朔终月的区别,望终月是从月圆到下一次月圆为一个月;朔终月 以日月合朔到下一个合朔为一个月。两种历法并存,前者更为流行。印度月份的名称以月圆时所在的星宿来命名。对于年的长度则用观察 恒星的偕日出来决定。《吠陀支节录—天文...
《祭星转运法》即印度历法之九星:日星,月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罗睺星,计 #转运 #中华文化 都星,配值年法对应年岁以定吉凶,据此推断福祸,唐开元年间有印度佛教高僧不空,善无畏,一行大师初传唐密,使九曜星历法兴盛广泛流传至今,即有祭九曜星供灯祈福法会。
古印度历法的上元(就是元年啦),也有三种,一是上元自天地开辟算起。二是上元为年2月17日星期五算起,这个历元称为卡利.尤几(Kali Yuge)。三就是释迦(Saka)纪年,释迦元年是年3月15日。古籍中如实的记载了印度的历法。其时,计时的最短即为刹那(ksana),120刹那为一檀刹那(taksana),60刹那为...
古代印度历法 科学之美系列玛 时间:2021-01-16 【摘要】:——庞大的数字关于古印度历法,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印度北部,朔望月是从满月后的第一天开始算起,但是在南部却是从新月后的第一天开始算起的。公元550年,印度制定了一种阴阳合历,将阴历整合到太阳周期之中。《韦达经》又称《吠陀经》,写于公元前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