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点认为板块运动主要由俯冲板片拉力驱动(Forsyth and Uyeda, 1975),但这种机制难以解释印度板块的持续运动:由于缺少连续的大洋俯冲板片,板片拉力在印度大陆碰撞欧亚大陆(约五千万年前)后基本消失;而洋脊推力,另一种较为明确的驱动力,则太小(约3×10¹² N m⁻¹),不足以克服青藏高原产生的巨大阻力(...
对于第二阶段的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即53—48 Ma期间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和印度之间的穿时性碰撞,也得到大量地质证据的支持,例如:亚洲来源的碎屑锆石在始新世早期(约55 Ma)已经沉积到印度大陆小喜马拉雅(sub-Himalaya)巴基斯坦Balakot地区,而低喜马拉雅带(Lesser Himalaya)中部尼泊尔地区获得特提斯喜马拉雅冲断带碎屑...
作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东段主要组成部分, N-S向展布>1000 km,E–W向展布约200 km的晚三叠世复理石(图1)在印度-亚洲碰撞期间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形成了具有明显“岩块+基质”组构的碰撞型混杂岩,是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
在西藏的南部地区,主要出露有冈底斯岩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特提斯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等地质单元,记录了包括新特提斯洋的扩张形成与俯冲消亡、岛弧岩浆作用与大陆增生、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乃至高原隆升等一系列地质过程的历史,是研究大洋俯冲、大陆碰撞以及圈层相互作用的天然实验室。位于拉萨地体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之...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新模型 袁杰等-NSR: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新模型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是地质历史时期最重大的构造事件之一,形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图1),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海陆分布格局、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作为研究陆-陆碰撞最为理想的天然...
地质学观点认为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导致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造成了大气环流改变,使得东亚季风增强、夏季降雨增加。近日,研究人员对青藏高原不同地块的隆升进行了古气候、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模拟以及植物化石数据的综合分析,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北部生长是驱动中国中东南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转变的关键因子,可以说,没有青...
为了进一步定量化研究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深部碳释放通量、规模及其与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关系,本研究首次开发“大陆碰撞深部碳释放通量模型(CCFM)”,并重建了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65Ma至今)岩浆-变质成因碳释放规模的演变特征,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岩浆源区富集组分比例(碳酸盐与硅酸盐)、含水矿物组合与部分熔融程度,以及...
板块会聚速率的突然减少被当作是指示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初始时代(Patriat等,1984)。从印度洋90°E洋脊的沉积岩古地磁结果,可类似地说明,在约55 Ma,印度板块的向北运动表现为一个显著的减速(从18~19 cm/a降到4.5 cm/a)(Klootwijk等,1992),Klootwijk等(1992,1994)将这种运动速率的变化解释为印度板块和...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在何时何地碰撞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碰撞地点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碰撞时间目前学术界有两派,一派认为是在55Ma,理由是当时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汇聚的速率突然减缓;另一派认为是35Ma,理由是两板块在55Ma并没有达到可以彼此发生碰撞的距离,碰撞所造成的主要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碰撞地点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碰撞时间目前学术界有两派,一派认为是在55Ma,理由是当时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汇聚的速率突然减缓;另一派认为是35Ma,理由是两板块在55Ma并没有达到可以彼此发生碰撞的距离,碰撞所造成的主要构造效应是在35Ma显现出来的。两派的论点都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理论...